加拿大家园论坛

[人在北美] 百姓故事:中国农民老林的美国唐人街“生活”(看了让人潸然)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1116/

子好 : 2004-09-10#1
[人在北美] 百姓故事:中国农民老林的美国唐人街“生活”(看了

百姓故事:中国农民老林的美国唐人街“生活” 人在北美
文章来源: 人在北美 于 2004-09-10 12:47:48

纽约有40多万有身份的华人,占全美270多万华人的15%。至于那些身藏在偏僻角落的偷渡客,谁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他们忙碌着奔波着劳累着,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谋生。对偷渡客农民老林来说,纽约就是纽约。他说不清这里是天堂还是地狱,反正他一天到晚都在拼命挣钱还债,幻想有一天能衣锦还乡。    

“黑人”老林   

  纽约的清晨寒风刺骨,唐人街上行人寥寥。像平常一样,老林推着他的小车,到福建老乡开的馒头店去进货。10年前老林从海上偷渡到纽约,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唐人街推车卖馒头。直到两年前,他才有了足够的积蓄,在朋友的铺头旁边租了一个卖副食的小摊位。

  来美国前,老林一直在福建的老家种地。1993年夏天,36岁的他偷渡到美国。这次偷渡一共花了老林5万美金,这些钱全部都是借的高利贷。他每年向蛇头还一部分,用了好几年才还清。老林至今仍然没有身份,也不会说英语。老林的摊位在曼哈顿唐人街,不远处就是曼哈顿大桥。但10年来他从来没有上过这座桥,也从来没有出过唐人街。出了唐人街,老林就是被抛到岸上的鱼。这几乎就是所有唐人街“黑人”的必然命运。对于老林来说,这个世界就唐人街这么大。    

数钱的时候   

  每天,随着“嚓嚓嚓”的数钱声,老林一天惟一的笑容才在这个时候出现。然而在这“嚓嚓嚓”声的背后,掩盖着老林的多少艰辛啊。

  每天的早上7点到晚上9点,老林都守在他的摊位前,不管刮风下雨,天天如此。老林的摊位像一张1.5米宽的床,每月租金要1000多美元。除了各种成本和开销,小小的摊位每月能给老林带来1500美元左右的纯利。留下必须的生活费外,老林把大部分收入寄回家,供养妻子和3个孩子。一天十几个小时下来,老林觉得他累在守摊上,一寸光阴一寸光阴地守,假如能够出大力流大汗多挣钱的话,老林会让自己成为一只下山虎的。这样的艰辛旁人恐怕难以领会。一年360天,比别人起得早一点,比别人收得迟一些。收摊回去,一杯热开水,一个冷面包,然后倒头便睡。他每天固定活动的线路就是从住的地方,到进货的地方,到他的摊位,然后再回到住的地方,三点一线,从不改变。他只在春节给自己放一天假。很幸运的是老林身体很好,小病小灾什么的挺一挺也就过去了。   

挣钱还债,盖楼搓麻将   

  从36岁到46岁,是一个农村汉子可以担山的岁月,可老林却全都消耗在纽约的唐人街上了。他生命中的光,依然在东海之滨,在他脸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片土地上。在唐人街的前8年,老林除了挣钱还债,就再也没有别的念头了。近两年,他的笑容多些了,因为用他给家寄的钱,老婆盖了一栋令乡里乡亲都羡慕的楼房。老林用自己孤独的“守”换来妻儿过上温饱的日子。

  老林也喊累,是心累,是那种熬日子的累。或许为了节省,老林常常不吃晚饭就睡觉。在梦中,老林会和远方的妻儿一道,在宽敞的新楼中一家人和和乐乐地吃完晚饭,看完电视,然后和乡里乡亲搓麻将。中国农民把对生活美好的愿望浓缩为一个“守”字,能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那便是幸福。老林甘冒风险飘零十年,凭着回归的信念依然坚守着这个“守”字。他守着的摊位,就是他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心之所系。他用数钞票的声音来丈量他离家的距离,来固守他一个农民的意识。

  这是一个中国农民的典型:随遇而安,认命凭良心,只要有个想头,再苦再累也心甘。忍受了十年辛苦和无家的生活后,老林打算再干两年就回福清老家,他不想在纽约呆一辈子。

:wdb14: :wdb7: :wdb7:

山里红 : 2004-09-10#2
看了老林的故事,使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润土,好在他们没有太多的追求,还能够”守“,而我们这些比他们多读了几年书的人,是不是更多了些杂念,
我们一旦飘零海外,能”守“得住吗?我们该准备的有钱财,有行装,等等。
我想,最该准备的是思想!并不是说变成老林他们那样愚昧,那样麻木不仁,而是既来之则安之的冷静和坚强!

Ben : 2004-09-11#3
好像在凤凰台的《唐人街》里面看到过。
《唐人街》蛮多故事还是蛮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