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家园论坛

ZT一篇不及格的高考满分作文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182972/

molten : 2008-06-28#1
http://chwww67.blog.sohu.com/90936285.html

一篇不及格的高考满分作文



王晓渔 知名学者





2008年,在近10万份上海高考考卷中出现一篇满分作文,这也是2006年以来上海高考惟一一篇满分作文。据说这篇文章在阅卷中心组里被从头到尾朗读一遍,有些专家当场被感动,经过激烈讨论,最终决定给这篇文章满分(《东方早报》6月19日)。――作文原文《他们》



我最初对这篇满分作文充满期待,作者首先表达了自己的困惑:“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亦或是农民工二代?”这种疑问同时也是一种思考,遗憾的是,接着读下去,没有惊喜,反而非常失望。文章除了文字通顺,并无太多新意,只能说是一篇不及格的高考满分作文。



这两年,文坛盛行“底层写作”,即以弱势群体为对象的写作。这篇作文也可以称为“底层作文”,可惜它几乎集中了“底层写作”的所有弱点。文章中的“底层”是想象的、“同情”是抽象的。作者对“他们”并不了解,只能在城乡二元对立的格局里描述“他们”。城乡二元对立的问题确实存在于当下中国,可是,作者把乡村田园化,称“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又把城市地狱化,称“繁华的现代文明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这与其说是“他们”的感受,不如说是“我们”的感受,是患上“怀乡病”的城市人的感受。作者忽视了这么一悖论,为什么城市拒绝“他们”,“他们”却涌向城市?文章提到“为了生计,为了未来,他们跟从父母来到了城市”,这与乡村田园化、城市地狱化的描述恰恰是冲突的。



阿伦特曾经说过,同情只有在针对具体个体时才可能,针对大众时它就变成了抽象的,甚至产生灾难性影响的东西,当对同情的克制能力被破坏,便产生了意欲以极端手段铲除不幸的倾向。除了“以极端手段铲除不幸的倾向”,还会出现另一种现象,即对同情对象以及同情本身的无限赞美。这种赞美给同情对象允诺一个远景,然后让他们忍耐现状。这篇满分作文不仅充满对抽象的“他们”的同情,即使面对具体个体,作者的同情依然是抽象的。文章讲到:“记得一位记者问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学成后是否会回到家乡时,小姑娘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点落下泪来,为他们的成长。”对小姑娘的同情,升华成对“他们的成长”的感动。在记者面前,这个小姑娘有没有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她是不是按照预设的标准答案回答?在回到家乡和留在城市之间,小姑娘能否自由选择?作者没有考虑这些问题,而是差点落下泪水,这种泪水是善良的,也是天真的,更是无力的。事实上,小姑娘根本没有决定留在城市的权利,她对乡村的选择是被动的,甚至称不上选择,只是不得不接受这个结果。如果可以自由选择,至少一半以上的“他们”会选择留在备受歧视的城市,而不是牧歌式的乡村。



重要的不是歌颂田园,也不是歌颂背井离乡的“他们”,而是思考为什么“他们”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愿意生活的地方,并且拥有尊严、不被歧视地生活。作者也提到户口和暂住证的区别,这些都被“虽然……但是……”一略而过,“虽然,他们还在为不多的学费而苦恼;虽然,学校还是交不上水电费;虽然,还有好多体制还不够完善……虽然有好多个‘虽然’,但是,只有一个‘但是’就足够了,已经有好多视线转向他们,他们正在茁壮地成长”。这种“虽然……但是……”逻辑恰恰是对底层问题的回避,以望梅止渴的方式抹去种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篇末“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只是一句美丽的口号,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更有可能的是“他们,永远成为不了我们”。



“底层写作”并非一无是处,可是这篇获得满分的“底层作文”仅仅表达了想象的底层和抽象的同情,以“虽然……但是……”的逻辑抹去实质性的问题,以抒情代替思考,堪称“底层写作”的失败范例。在这里,我不想苛求这位作者,对于一位18岁上下的学生,不能要求太多。让人困惑的是,为何久经考验的阅卷专家会被这篇只是道德表态的文章感动?为什么他们对这种“底层作文”不加反思地全盘接受?高考满分作文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将会直接影响中学生的写作模式,据报道,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已经把这篇文章视为范文。底层问题至关重要,如果关注底层成为集体表演,那就会适得其反,只能导致对底层问题的冷漠。


另一篇: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他们

作者:林路


时隔三年,上海终于出现了一篇高考满分作文。阅卷专家分析说:“这篇文章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视角独特,关注农民工的人很多,但是关注农民工子女的人却很少。作文在客观描述、合理想象之中又饱含真情实感,不愧为上乘之作。”


阅卷老师在媒体上点评,这篇满分作文有五大优点。确实,如果我们只是把这篇作文视为应试作文的话,它可以称得上是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但评价只能到此为止,阅卷老师对其作出如此高的评价,并通过媒体广为传播,恰恰折射出当今中国教育的弊端。


首先,文章居高临下,洋洋洒洒,给人的感觉是在我们的老师谆谆教导下写出的政治论文。甚至文章中所引用的细节,也是似曾相识:“记得一位记者问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学成后是否会回到家乡时,小姑娘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点落下泪来,为他们的成长。”如此宏大的叙事空间,尤其是小姑娘的豪言壮语,当然赢得了主流话语的认同,也容易得到阅卷教师的一致认同。


此外,整篇文章的叙述点是在一个盛气凌人的视角,似乎连阳光的角度也是由作者安排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因为阳光是先照亮作者的,然后随着作者的引导,照到了城市的尽头,给“他们”带去了光明。这样一种无端的话语权的诞生,和我们的教育难道没有关系吗?尤其是文末得到大为赞赏的一句:“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而我想到的是:为什么不可能是“我们”也许会成为“他们”?其实换位思考所带来的结果,也许更有价值,可以将这一代人对社会的认识引向更为真诚的层面。然而文章一开始就以高人一等的姿态出现,这是一种合理的、真诚的思考角度吗?这是一种完全对等的对话空间吗?我们可以理解考生在应试教育的熏陶下,为了迎合阅卷老师的口味只能这样写,但如果把这篇文章拔高到没有缺点的程度,则只能使学校的作文教学误入歧途,培养出来的文章高手至多只能是盛气凌人的文字大师,而不大可能是“我手写我心”的率性才子。


接下来我想到,曾经被视为一代宗师的杨朔,他曾经是中国学生和文学爱好者们顶礼膜拜的对象。然而在如今的百度百科上,是这样评述这位散文大家的:杨朔的散文可说是确立了一个极典型的模式,模仿者无数。他独特的构思方式――言此而意彼,虽为精巧,其实却很易学、易仿。只要翻翻当时的报刊,便不难发现:大量的记事、抒情散文都令人惊异地循着杨朔《荔枝蜜》、《茶花赋》之类散文的思路,甚至连写作者的思想感受历程也千篇一律。


令人慨叹的是,这种“炼意思路”也被当成百用不厌的模式照搬进中学语文课堂。用这样的模式去教育、评卷、批分,《他们》满分的出现,也就很自然了。


在这里,我要说一说著名的美国女摄影家玛丽・艾伦・马克。她曾经整整一周和精神病人生活在一起,拍摄了震惊社会的《81号病房》,真实地揭示了精神病人的精神世界,而非简单地施以廉价的同情。她说:“我的作品最关键的就是进入,其中没有什么秘密。我只是向人们解释我在干什么,然后让他们自己决定是否让我进入。”只有进入,才可能得到真实的感受,才可能将真实的感受传递给其他人。满分作文《他们》的作者进入了没有?很遗憾,通篇都是一些想象的描述,是基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以想象的空间完成的排比句,是将平时从报刊中读来的、从各种媒体中听来的“高调”文字巧妙糅入其中的过程。请看:“记得那年春晚他们稚气的宣言:‘我们的学校很小,但我们的成绩不差’‘我们不和城里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我们的2008!’”初读之下有点感人,再读之下俗套,与几十年前一样,与我们小时候一样。中学教育为什么变化如此小?


著名摄影评论家顾铮说过一段话,尽管是针对艺术家的,放在这里一样适用:“于是,在这些时髦的关心底层的背后,我终于发现了一种真正的虚伪。由于不能对抗市场资本等对于艺术与艺术家的百般羞辱,这些犬儒主义实践者的艺术家们于是转而以关心社会‘底层’的方式来人为制造一个心理落差,自我培育一种可以关心他人的优越感,以此化解、转移自己在别处受到的屈辱。于是,我也终于发现,所谓的代言,对于这样的艺术家来说,既没有代他人言,也没有使他人能言,而只是一种为了自己的‘代’自己‘言’。而对于底层来说,即使是所谓的‘代言’,那也只能是以他们的失言为代价的武断的代言。”


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也许我们不应该提太高的要求。但是,满分作文的出现,正好证明了中国教育的严重缺失。更为严重的是,这样一篇范文的出现,会对以后的中学作文教学、会对今后的高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不敢想象。


谁来拯救批判力和自省力的缺失?我找不到答案。
评论 (87) | 阅读 (9835) | 固定链接 | 类别 (快乐教育) | 发表于 07:11 | 最后修改于 2008-06-24 07:13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
我觉得还不错啦,至于给不给满分我没有发言权。我倒是觉得,在现在判卷体制下,不知道有多少好作文,比这个还好的被埋没了,有多少真正的思想被埋没了。

发布者 小蒙・小明的博克 (http://james-bright.blog.sohu.com/)
2008-06-24 07:20
回复
如果深入看,这就是教育体制的问题,教育思想的问题。我觉得后一篇对作文精神内核的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

发布者 小蒙・小明的博克 (http://james-bright.blog.sohu.com/)
2008-06-24 07:25
回复
见解独到

发布者 张 秦 (http://shanxizhangqin.blog.sohu.com/)
2008-06-24 07:26
回复
你不觉得应该取消高考制度了吗?这种你说好,我说坏的刻板制度,能启发多少创造力?今天的社会,还需要这种刻板的制度吗?

发布者 自以为是 (http://ziyiweishi2007.blog.sohu.com/)
2008-06-24 07:28
回复


发布者 海之韵 (http://jnhfxj.blog.sohu.com/)
2008-06-24 07:46
回复
利害,天气热了,注意身体啊!

发布者 三尺天地 (http://luojingxin.blog.sohu.com/)
2008-06-24 08:02
回复
能争鸣就是好!

发布者 三尺天地 (http://luojingxin.blog.sohu.com/)
2008-06-24 08:02
回复
上海的这篇“满分”作文,应该说是一篇颇具同情心的文章,至于更加深刻的思想意义,是谈不上的。
看看胡适的《人力车夫》(《新青年》四,一。)
日光淡淡,
白云悠悠,
风吹薄冰,
河水不流。
出门去,
雇人力车。
街上行人,
往来很多;
车马纷纷,
不知干些什么。
人力车上人,
个个穿棉衣,
个个袖手坐,
还觉风吹来,
身上冷不过。
车夫单衣已破,
他却汗珠儿颗颗往下堕。
再看看 张俞的《蚕妇》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不难看出,这篇满分作文,不过是一个“城市人”对一群“蚕妇”的同情与怜悯而已。

发布者 一叶红枫 (http://ddping.blog.sohu.com/)
2008-06-24 08:07
回复
小蒙・小明的博克 在上文中提到:
我觉得还不错啦,至于给不给满分我没有发言权。我倒是觉得,在现在判卷体制下,不知道有多少好作文,比这个还好的被埋没了,有多少真正的思想被埋没了。

但我又觉得不能对这名考生过于求全责备,毕竟他尽了自己的努力,请我们讨论时就事不就人,也提醒那位涉及到的考生,保持良好心态。

发布者 小蒙・小明的博克 (http://james-bright.blog.sohu.com/)
2008-06-24 08:08
回复
你的评论太苛刻,这篇文章最突出的地方是有自己的思想,思想体系本身具有多样性,复杂性,未必都要一致。

发布者 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06-24 08:55
回复
对作文的评价,历来都标准不一。有争鸣最好,百花齐放才是春!

发布者 晴天一鹤 (http://heiheideyanjing.blog.sohu.com/)
2008-06-24 10:47
回复
本人认为,每篇作文在不同读者的眼中是不同的见解,如果要刻意去寻找每个角度的理解那便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高考的改卷是一篇作文在几秒钟就结束的,这您应该知道,对于被判错的文章再去为它翻案,这是考后常有的事儿,但即使翻案成功,那也成为历史冤案,只能是那么一提而已!!!

发布者 秋霖雨斋 (http://qulinyu1988.blog.sohu.com/)
2008-06-24 10:59
回复
好文章

发布者 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06-24 11:11
回复
一个高中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已经很不错了,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感到欣慰。看高考作文,关键要看它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境界。不要太过于苛刻啊!
我不知道你的这篇评论,是对作者的不满还是对评判老师的不满。

发布者 和谐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06-24 11:27
回复


发布者 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06-24 12:37
回复
你是何人?哗众取宠,吹毛求疵之徒而已!

发布者 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06-24 13:06
回复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看到你刻薄的评价感到辛酸
你是否有高考阅卷或高考出题的经历
既然老师和阅卷组老师全票通过满分
你又为何这么刻薄呢
你究竟是对什么不满?
老师?学生?还是中国的教育制度?
对于你的评价,我感到太过严厉了

发布者 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06-24 14:18
回复
我都怀疑写这篇文章的人到底是不是专家??
你自己觉得自己的水平怎么样呢?作者只是一个学生,可能你是对他的期待比较高,那只能说明你的心理有问题,每个人站的角度都不一样,如果他写的东西是你说的话,那还不如让你写好了!!

发布者 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06-24 14:21
回复


发布者 搜狐网友 (未验证) (http://blog.sohu.com)
2008-06-24 14:57
回复
自己写得东西也不三不四,还批评别人,我相信小作者在生活中也是会关心民工子弟的,看他写的春节晚会中的内容,说明他对此印象十分深刻,我相信他曾经为此流泪过,我作为成年的读者,也很激动,不愧是一片满分作文。

molten : 2008-06-28#2
回复: ZT一篇不及格的高考满分作文

专家当场被感动—今年上海唯一高考满分的作文

他们

在城市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亦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

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在山野的风中,他们奔跑着,憧憬着。风从田野中吹过,吹进了城市,为了生计,为了未来,他们跟从父母来到了城市,在城市的尽头扎下了根。于是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第一次触碰到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的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繁华的现代文明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这一次,却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却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

放学回家,他们做好简单的晚饭,父母还在工地或菜场上劳作;午夜醒来,泪眼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明亮;悄悄许愿,希望明天他们的打工子弟小学不会因交不出电费而被查封……

然而,在他们日益长高的身体上,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记得一位记者问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学成后是否会回到家乡时,小姑娘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点落下泪来,为他们的成长。

记得那年春晚他们稚气的宣言:“我们的学校很小,但我们的成绩不差”“我们不和城里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我们的2008!”他们逐渐成熟,告别昨天的羞怯,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虽然,他们还在为不多的学费而苦恼;虽然,学校还是交不上水电费;虽然,还有好多体制还不够完善……虽然有好多个“虽然”,但是,只有一个“但是”就足够了,已经有好多视线转向他们,他们正在茁壮地成长。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阅卷老师点评:

满分作文有五大优点,首先,作文将民工子女的生存状态很真实地描绘出来,从农村到城市经历的不自然、不适应,再到他们心态的逐渐成熟,让人感受到一个真实存在的群体;其次,作文的文字很流畅,可以看出考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但是并无炫耀,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自己的情感和视野,文字和主题很匹配;第三,总体上看作文表达了作者对同龄人的同情、关注和企盼,言为心声,也正是作文题目要求的体现;第四,这篇文章的描写非常细腻,“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最后,文章关键还写出农民工子女的变化,“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考生没有一味抱怨,写出了变化和希望。

molten : 2008-06-28#3
回复: ZT一篇不及格的高考满分作文

满分《他们》能否感动我们?
厦门网 发布时间:2008-06-20 21:59 来源:


一名上海考生的高考作文《他们》打动了上海的高考阅卷老师,得了满分。我看到这篇作文,同一部分普通读者一样有点失望。它不像往年推上媒体的优秀作文那样让人眼睛为之一亮。是不是我等已经失去了对好文章的审美敏感?我寻思着阅卷老师给这篇《他们》打满分理由。

是因为考生关注了弱势群体?揭示了社会时弊?农民工子女——作为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这样的社会群体和现象非常普遍,也许又非常突出。生活在上层或者富裕家庭的孩子,即使没有机会接触社会底层,看一部《长江七号》,或者看过了某年的《春晚》关于农民工的节目,大致也可以应景这篇文章。因为这篇文章所占有的素材并没有更多的新鲜之处。这种“不和谐”社会现象是《人民日报》都说透了的话题,是最保险的“批评话题”,所以,满分《他们》的题材并不算这位考生的独到发现。

是这篇作文立意别致?还是文章结构独具匠心?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边缘生活的窘境已经被文学艺术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满分《他们》并没有作者的个性见解,这篇文章也只是蜻蜓点水,简单罗列,对这种社会现象没有深入描述,没有将主题深究下去,只是一种正义感觉,一种同情姿态的表达,未见分析原因和提出建议,内涵并不深刻。除了开头和结尾,文章构思和布局谈不上精致和独到。

是这篇作文感情真实?还是文笔特别优美?有网友指出,感情倒有虚假之嫌。“我差点落泪了,为他们的长大”,明显是以一种与自己年龄不相符的口吻在拔高。不是说形容词堆砌、排比句成串、布局巧妙复杂就是好文章。在中国,当高考作文还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大胆思考社会问题时,你不表现文学积累,又如何体现语文水平呢?当我看到北川中学学生在复课时宣誓,我们长大后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乡,才让我有真实感。但我体会不到这位考生长大后一定会帮助“他们”成为“我们”的真诚愿望和具体想法。至少,作者表达出的感情浓度并没有达到“满分”程度。

《他们》这个话题,当然可以小处落笔,也可大处着眼。既然作者触摸到了中国社会“农民工子女”这个伤痛,就应该投入充沛的情感,有深刻的感悟,有大的社会视角,可是并没有达到我们的期待,就事论事而已。只是最后一句话,“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才让这篇文章有了高度。但回味一下,觉得这仍然有城里人优越感的嫌疑,反而会触痛一些“农民工子弟”脆弱的心。

作者充其量表达了一种主流思想和观点,正常发挥了一个高中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从题材到立意,从构思到文笔,没有更多突出之处,没见深厚的积累,感触不到青春的活力,倒像是一个老道文人的晚年之作。只能说一个高中生在这样的场合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已经不错了,可以考虑给高分,但将其冠为“满分”就显得过了。

也许是汶川大地震给我们震撼的故事太多,这篇《他们》才不能轻易感动我们。一篇感动不了普通读者的文章能够感动阅卷老师,要么是老师的娇情,要么是读者的麻木。从语言和艺术角度谈不上生动,从思想见解又谈不上新颖独到,没有特别的说服力,没有特别的感召力,究竟是什么感动了上海文科卷作文的阅卷老师呢?总不能因为是它出奇的平实就是好文章吧。

上海人写“农民工子女”应该可以写出最为深刻的东西,因为它是中国的文化高原,过去一直以“排外”著称,一直把不属于上海的中国人当乡下人。上海人如何以新的价值判断新的心态看待“他们”,是全国人民十分在意的。因为有考生敢写这个话题,彰显了上海人对“他们”的悲悯,给“他们”以成为“我们”的希望,难能可贵,也许是这感动了阅卷老师吧。难怪有网友说:“最震撼我的是通篇竟没有使用‘乡下人’一词,看来上海人有点进步了。”难道仅凭敢于“点经”、仅凭初步觉醒就能感动阅卷老师吗?

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体育、文化,上海总是给我们(也是“他们”)更高期待。那里的学者如余秋雨、朱学勤,明星如姚明、刘翔就超凡脱俗。相比较而言,套用作家方方对今年湖北作文题的一句话,上海的满分作文就显得太小气了。

笔者妄自猜想,如果有考生能够反其道而行之,写出农民工子弟在城市边缘也有自己的幸福,也能寻找到欢乐,包括单纯的欢乐、奋斗的欢乐、成功的欢乐,还有苦中作乐,总之,是城里孩子一般无法体会到的欢乐,而最终让城里孩子(考生)发现并表达出来,也许会出奇致胜。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事并不是没有,但也并非常人所能发现。而满分《我们》涉及的观点和素材却是大众嚼滥了的东西,只是比较好的“通病呻吟”,或许是 “并非我所欲,却不容我弃之”之作。

我如上说法并不是要求一名高中生有经邦济世的思想与才能,也不是对17、18岁的孩子有苛刻要求,只是对一篇号称满分的作文道出一些困惑和遗憾,只是一个普通读者对高考作文有所关注的思想火花。

城城的爸爸 : 2008-06-29#4
回复: ZT一篇不及格的高考满分作文

我感觉写得相当不错的,它比我看过的其他作文强多了.

当然,也很明显的可以看到,中国的教育体制确实病入膏肓.,即使是相对有点个性的孩子的身上"大话,套话和空话"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

jlzhang : 2008-06-29#5
回复: ZT一篇不及格的高考满分作文

这文章给满分毫无问题,一个十几岁的小孩还能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