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家园论坛

关于与新环境磨合的一些想法(ZT)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2367/

兔子凶猛 : 2004-11-10#1
让一个人对一个地方产生归宿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磨合,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磨合到位了,归宿感就会自然产生。

我过去的经验是从内地到深圳的磨合周期约4年。
刚到深圳的3~6个月是新鲜感,觉得深圳绿化好,环境好,经济发达,收入高,周围人群年轻。这时的感受主要是正向的。
6个月~4年的感受是:虽然环境好,收入高,但消费高、房价贵,距离家乡远,每次过年回家都跟打仗一样,朋友少、人情淡漠、周围朋友变化快、一会儿就不见了。这时候负面的感觉更强烈一些。
4~7年的感受是:环境好,交通方便,服务行业服务意识好(例如饭店的服务员的态度比国内任何城市都好很多),最大的缺点是治安不好(据官方统计深圳每个月的报案数是10万起,其中一半是交通事故,想想500万人口,每个月每100人中有一个人要与一起刑事案件有关,还不算没报案的,还没看春节前两个月广西等外省人来捞快钱,刑事案件翻番的情况,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据说加拿大每年的刑事死亡就几十人,爽啊),我一个女同事辞职去上海的理由就是:在深圳晚上不敢出门,在上海,晚上逛多晚都很有安全感。

需要磨合的包括很多方面,按照重要性如下:
1、信心和决心
磨合是很难的事情,需要努力想办法、努力自我调整、努力适应,要有很大的信心和决心才能有意识的不断改进。我在深圳已经生活了7年半了,虽然很多方面已经磨合得很好了,但由于治安问题(虽然我还没有吃过什么亏),我对这个城市没有信心(就像李嘉欣很漂亮,但我一直挺反感她,这是一种感觉,有时候也没什么道理);

2、工作
在一个地方找不到工作是非常苦恼的事情,哪怕有工作没工资也好。有事做是一个累了二、三十年,累成习惯的人的基本需求。朱德的《我的母亲》也是这样写的。有工作的第二个层次是有成就感,能够自我认可。
这一点磨合不好是很多移民打退堂鼓的主要原因。
找工作真是很奇妙的事情,就象在国内开公司。有的公司越开越大,找到感觉后好像不费什么周折(就像ZTE、HW等)销售额和利润额就扶摇直上,double and double。有的公司多少年维持现状。还有的人开公司开一个倒一个(据说HW有很多人创业,倒闭的比例是95%,不少人积蓄花光、房子卖掉,很惨!)
我想:在国内开公司的压力和风险比在加国移民的风险和压力都会大的多。
如何在加国找工作?我没去过,实在没有过来的经验。但我想只要注意3点应该终有收获。
(1)抱着改变自己的心态,例如尝试去喜欢棒球、冰球,尝试去习惯和擅长写简历,还有找到工作后,尝试并擅长与白人交朋友,尝试并喜欢当地的话题等等;心态真的很重要;
我认识几个在美国混得很好的人,他们基本上是第二代移民或者是高中毕业就过去了,他们在美国的大公司获得高薪、高职,有的人缘很广,有的独立开公司融资几千万USD。还有几个本科毕业后过去的同学,相对来说就差一些,但工作是不错的,小康没有问题。至于那些工作了若干年才过去的(和我现在差不多)则打退堂鼓的为多。这样的区别主要是不同年龄段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改变自己的能力不同(初恋很容易非常激烈,但要把二婚做得惊天地、泣鬼神,恐怕只有梁实秋这样的诗人才行;在单位,刚毕业新员工的思想和习惯很容易改变,但要改变一个40岁、在公司已经工作了10年的人的习惯比登天还难)。这样区别的第二个原因是积累的时间问题--不断积累是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但这非绝对,我认识一个人曾经在南京工作了7年,然后去美国念研究生,后来在硅谷开公司,成功了一个卖掉了(几千万USD),失败一个,他居然有5个小孩。
(2)解决几个基本的起步问题:语言、沟通意识、沟通能力;
(3)有信心,持之以恒;

3、住
有一次和领导闲聊,说起对深圳无归宿感的问题。他的观点我挺同意:“买了房子就很容易有归宿感。”住在租的房子里,经常搬家,不敢做长期的投资,这往往会导致“飘”的感觉。

4、吃和其他生活琐事
人每天要吃2~3顿饭,解决不好这个问题,会天天苦恼。
在国内没吃搬家后,都要在周围反复物色,看附近有哪些可供FB的地方。在加,可能出去吃得少,那就要找到买菜、买好菜、买各种好菜的地方,然后就是手艺不断提高的问题了。
除了吃,我搬家后还要找一家理发(在深圳则还要看洗头)比较好的点,师傅手脚麻利,手艺好,还可以聊天的。

5、朋友
中国人在中国生活了这么多年,很多东西可以改变,但朋友感、圈子感往往很难改,西人其实也是很看重友情的。我在深圳开始的3~4年朋友较少,几个同学也是在学校期间玩得少的,因此孤独感很强,有了老婆之后这种孤独感仍然存在。这几年,渐渐玩的好的朋友多了(多是同学),经常一起打牌、FB,有时我拎着麻将去搓一下午,有时互相交流光碟(他给我刻一张MP3,我回一张GPS地图集),生活丰富了很多。其实也是2、3个月来往一趟,但有和没有朋友完全不一样。
听说加国人情比深圳更加淡漠,我的一个熟人除了上班就待在家里,实在无聊,38岁再次怀孕,老二要比老大小12岁。
不知诸位有无在这方面有无什么想法?

6、医疗
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涉及到安全感的问题。我以前在南京念书,也是江南人,4年下来对南京就比较熟悉,知道看牙要去鼓楼牙科医院,小感冒去鼓楼医院,复杂的病去南京军区总医院。来了深圳之后4~5年这方面一直摸不到北。有小孩之后,和公司一些在深圳生活了更多年的同事进行了很多沟通,才算彻底完成了这方面的磨合,现在我知道,深圳看病一定要去北大中心医院,小孩看病要去北大中心医院对面的儿童医院,看眼睛可以去罗湖的眼科医院。千万别去南山医院。
这每个医院的区别真是很大,而且有管理体制的问题,往往一个科室不行,整个医院都不行;整个医院好,每个科室每个医生都不会有大问题。中心医院所有的科室的医生水平、服务意识和态度、医疗质量都非常让人放心。同事评价高,我去了几次,每次都挺满意。而说起南山医院,我几次去都吃了亏,另外南山医院曾经出过消毒液配方错误让几百个孕妇感染了一种无法根治的葡萄球菌的重大医疗事故,最后事情是抹平了,但医院的服务意识并没有根本改观(当时闹得很凶,但中国没有什么抹不平的)。

我在深圳花了4年多才完成了这个磨合,如果磨合意识强一些,我早一点与更多经验丰富的人沟通,磨合期应该会更短一些。希望老移民(生活过4、5年,或者有较丰富跑医院经历的,或者是在医院工作的)多提供经验,缩短我们这些new comer的磨合过程。

7、子女教育
这在深圳肯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深圳人买房子都是考虑小孩上小学、上初中,甚至有的人买第二套房子,宁可自己上班花一个小时,也要让子女上好一点的学校。
我现在对深圳的学校已经有一个比较了,但感受还不切身,还要翻笔记才知道深圳中学和宝安中学是深圳的一流,然后二流、三流。最近我一个同事的女儿在南山上的初中,发现一个问题:南山的初中课本与其他区的不一样(新课本试点),因此南山的初中生无法考到南山以外的高中去,苦恼!
这一点,请老移民给点切身体会。

暂时想到这么多,我觉得人的意识和心态非常重要,比能力和技能更重要。
加拿大与国内的区别很大,而且我们的年龄也更大,磨合周期可能更长。但我们的磨合意识更强,磨合经验更加丰富。
对加拿大,我充满了好奇和信心,但也同时深切的知道前途将会非常艰辛。
希望能够和大家多交流,缩短磨合时间。

黄菜花 : 2004-11-11#2
好兔子,又找了些好料来,谢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