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家园论坛

《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一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249320/

愉悦 : 2009-04-27#1
[FONT=宋体]《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一[/FONT]


[FONT=宋体]作者:樊振林 邮箱:bml689@gmail.com[/FONT]​




[FONT=宋体]第一篇 佛学发展史概要[/FONT]




[FONT=宋体]第一章 印度佛学发展史[/FONT]




[FONT=宋体]第一节 绪论[/FONT]


[FONT=宋体]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有:[/FONT]
[FONT=宋体]一、佛教诞生的地理位置[/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古印度的位置及面积[/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雪山南麓下的小城邦――迦毗罗卫国[/FONT]
[FONT=宋体]二、佛经的结集[/FONT]
[FONT=宋体]三、印度佛学发展的几个阶段[/FONT]
[FONT=宋体]下面就具体介绍。[/FONT]

[FONT=宋体]一、佛教诞生的地理位置[/FONT]
[FONT=宋体]在现代具有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中,诞生自印度的佛教,是最古老的一个。[/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古印度的位置及面积。[/FONT]
[FONT=宋体]印度位于亚细亚南端的半岛,其国土初看象三角形,实际上是不规则的四边形。在现代来看,印度面积有三百二十八万平方公里,但从历史上看,现在独立国的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早期都包括在印度的国土范围之内。所以,从历史上来看印度,它是一个历史悠久、土地辽阔、人口众多,气候、生产、种族、语言都极为复杂的地方。唐玄奘三藏在《大唐西域记》中,说印度的地形是:“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大体上说的确如此,它西北方以利曼连峰邻于阿富汗,东北以雪山相隔邻于西藏。下面的半岛,西南望阿拉伯海,东南望孟加拉湾,半岛尖端下面,有一个扇形的海岛,就是古代的师子国、后来的口兰,今日的斯里兰卡。由于四面都为山海所包围,与他国隔绝,所以,形成它所特有的历史文化。[/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雪山南麓下的小城邦――迦毗罗卫国。[/FONT]
[FONT=宋体]信仰佛教的人,没有不知道佛陀是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太子,这伽毗罗卫在什么地方呢? 印度的地形是“三垂大海,北背雪山”。雪山就是喜马拉雅山,实际上是在印度东北边境。雪山北麓是我国的西藏,南麓是现在的尼泊尔,古代的北天竺。[/FONT]
[FONT=宋体]在现代尼泊尔的泰来地区,是一处高原性的盆地。在天气晴朗时,由此远眺,可以看到喜马拉雅山万年不化的积雪。夏季一部分积雪融化,汇成许多条河流,其中有一条罗泊提河,向南流入印度第一大川――恒河。而迦毗罗卫国,就是在雪山南麓,罗泊提河东北的一片土地上。许多佛教书籍上称迦毗罗卫地大物博,社会富饶。那是夸张之词,迦毗罗卫国:土地约长二十公里,宽十六公里,面积约三百二十平方公里。据说这片土地上有十个城邦,共有八万户人家,约有五十万人。十城邦各有城主,早先是由十位城主开会,推出一位有德威声望的人为王――类似联邦制的主席,后来演变为世袭,这世袭的王就是迦毗罗卫城的净饭王――释迦牟尼的父王。[/FONT]
[FONT=宋体]释迦牟尼与中国的老子、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老子生于公元前580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据传说是中国农历的四月初八),在公元前485年(据传说是中国农历的二月十五日)去世。释迦牟尼,不是佛陀的名字,是佛陀的称号,意思是释迦族的圣者。所以释迦是族名。[/FONT]

[FONT=宋体]二、佛经的结集[/FONT]
[FONT=宋体]第一次结集。[/FONT]
[FONT=宋体]在为佛陀治丧完毕后,发起遗教结集。此事得到摩揭陀国阿贽世王的支援,在僧团中选出五百名上座比丘,在王舍城郊外的毕波罗窟进行结集。(时间大约在公元前485年)[/FONT]
[FONT=宋体]结集,[/FONT][FONT=宋体]我们想象中是“编辑”的意思,事实不是这样,那是五百比丘共集一堂,选出一名比丘,背诵佛陀说过的教法或戒律。一段一段的背诵出来,由上座长老鉴定无误,再由全体合诵,如无异议,就算“定稿”。[/FONT]
[FONT=宋体]在这次结集中,由大迦叶任“主席”,由持戒第一的优波离诵出律藏,由多闻第一的阿难诵出经藏――原始圣典《四阿含经》(即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结集完成。这次结集称为“五百结集或上座部结集”。[/FONT]
[FONT=宋体]据说,在毕波罗窟结集进行的时候,没有通过选举自行组织的千余名比丘,也另外集会,由师婆迦主持,另行结集出了“经、律、论、杂、禁咒”五藏,他们的结集称为“窟外结集”,或“大众部结集”。[/FONT]
[FONT=宋体]第二次结集。[/FONT]
[FONT=宋体]在佛陀去世后一百一十年(大约是公元前370~380年)的时候,由于“十事非法诤”事件,教团开始了第一次分裂。[/FONT]
[FONT=宋体]十事非法诤事件,发生在毗舍离城,是该城比丘在戒律上的偏差行为。毗舍离城的比丘,在每月的八日、十五日等几天,持着盛了水的钵,站在街头向路人募化,声称投钱入水者可获吉祥。路人有投钱者,也有非议出家人不该向人募化财物者。据说的耶舍长老途经该地,获知此种情形,便加以制止。该城比丘不服,反而共逐耶舍。耶舍奔走各地,联络诸上座长老。诸长老一致谴责,毗舍离城的比丘就与他们争辩。[/FONT]
[FONT=宋体]事实上,毗舍离城比丘违犯戒律的行为不止这一件,总计有十项。《五分律》中记戴着“十事非法诤”的内容,其名称是:一、盐姜合共宿净。二、两指抄食净。三、复坐食净。四、越聚落食净。五、酥油蜜石蜜和酪净。六、饮贽楼伽酒净。七、作坐具随意大小净。八、习先所习净。九、求听净。十、受畜金银净。[/FONT]
[FONT=宋体]以上十条,都是不合戒律的,违犯者是不净。而这些比丘们认为是‘净’,那就是化非法为合法。那时佛去世时间不长,竟然有比丘提出这种主张,就难怪上座部长老们认为事态严重。最后双方协定重行结集,以定是非。这次结集在毗舍离城召开,参与集会者共有七百人,由耶舍长老主持,双方各举出四人为审辩,会中重诵戒律,逐事审辩,结果断定毗舍离城的比丘错,上座长老获得胜利。据说该城比丘不服,另行集合了上万人自行结集,另成团体,名叫“大众部”。从此僧团分裂为“上座、大众”两部,各行其是。由于这次结集,使佛教开始分裂。[/FONT]
[FONT=宋体]这次结集,只是结集律藏,后世称此为“七百结集”,或第二次结集。[/FONT]
[FONT=宋体]第三次结集。[/FONT]
[FONT=宋体]第三次结集,是在公元前251年,这时是印度孔雀王朝时代。[/FONT]
[FONT=宋体]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在位时代,又有第三次结集的举行。[/FONT][FONT=宋体]原来阿育王崇信佛教,对僧伽的供养十分丰厚,一般外道穷于衣食者,也改换成僧装,混入僧团,一方面获得衣食供养,同时把外道的教义混入佛法经义中。阿育王为辨别真伪,就有了第三次结集的举行。地点在国都华氏城――即早年的波吒离邑。由长老目健连子帝须主持,千名精通三藏的比丘参加。据说,这一次结集,会中诵出经、律、论三藏,目犍连子帝须以会中辩论的记录,编辑为一部《论事》,计有千条之多,记下了正反面辩论的意见。后来有两百六十多条传下来,这时上座部大众部又各自分裂,《论事》中已有化地部、犊子部的名称。[/FONT]
[FONT=宋体]第四次结集。[/FONT]
[FONT=宋体]在佛陀去世后六百年左右,大约是公元2世纪初期,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时代,还有一次第四次结集。以世友菩萨为上首,有五百大德比丘及五百菩萨(在家优婆塞)参加,造出注释经律论三藏的释文各十万颂――即《优婆提》十万颂以注释经藏,《毗奈耶毗婆沙》十万颂以注释律藏,《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十万颂以注释论藏。后来只有《大毗婆沙论》流传下来,其他的已失传了。[/FONT]
[FONT=宋体]这一次结集有了文字记录,据说是镂于铜片之上,封于石函之中,不许妄传国外。[/FONT]
[FONT=宋体]注意事项:[/FONT][FONT=宋体]在第一次结集的时候,总结出的只是经与律,第二次结集,只是重诵律藏,既没有经,也没有论。在第三次结集时才有的论藏。[/FONT]
[FONT=宋体]佛陀的遗教――以己为洲、以法为洲。[/FONT]
[FONT=宋体]洲:[/FONT][FONT=宋体]是河中的岛,这里的意思是“依靠或工具”。[/FONT]
[FONT=宋体]以己为洲,以法为洲,就是“自皈依,法皈依”。以上教谕,见于《杂阿含经》,也见于《相应部经典》。[/FONT]

[FONT=宋体]结集[/FONT]


[FONT=宋体]时间[/FONT]


[FONT=宋体]地点[/FONT]


[FONT=宋体]参与者[/FONT]


[FONT=宋体]写出的作品[/FONT]


[FONT=宋体]第一次结集[/FONT][FONT=宋体],称为“五百结集或上座部结集”。[/FONT]
[FONT=宋体]当时还有“大众部结集”。[/FONT]
[FONT=宋体]公元前485年[/FONT]
[FONT=宋体]王舍城郊外的毕波罗窟[/FONT]
[FONT=宋体]大迦叶、优波离、阿难诵。[/FONT]
[FONT=宋体]《四阿含经》: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FONT]
[FONT=宋体]《八十诵律》[/FONT]
[FONT=宋体]第二次结集[/FONT][FONT=宋体],称为“七百结集”。[/FONT]
[FONT=宋体]公元前370至380年[/FONT]
[FONT=宋体]毗舍离城[/FONT]
[FONT=宋体]由耶舍长老主持[/FONT]
[FONT=宋体]这次结集,只是结集律藏。[/FONT]
[FONT=宋体]第三次结集[/FONT]
[FONT=宋体]公元前251年[/FONT]
[FONT=宋体]国都华氏城――早年的波吒离邑。[/FONT]
[FONT=宋体]由长老目健连子帝须主持,千名精通三藏的比丘参加。[/FONT]
[FONT=宋体]据说,这一次结集,会中诵出经、律、论三藏,目犍连子帝须以会中辩论的记录,编辑为一部《论事》。[/FONT]
[FONT=宋体]第四次结集[/FONT]
[FONT=宋体]公元2世纪初期[/FONT]​

[FONT=宋体]以世友菩萨为上首,有五百大德比丘及五百菩萨参加。[/FONT]
[FONT=宋体]造出注释经律论三藏的释文各十万颂:[/FONT]
[FONT=宋体]《优婆提》十万颂[/FONT][FONT=宋体]注释经藏,《毗奈耶毗婆沙》十万颂注释律藏,《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十万颂注释论藏。[/FONT]
[FONT=宋体]后来只有《大毗婆沙论》流传下来,其他的已失传了。[/FONT]
[FONT=宋体]注意事项:在第一次结集的时候,总结出的只是经与律,第二次结集,只是重诵律藏,既没有经,也没有论。在第三次结集时才有的论藏。[/FONT]​


[FONT=宋体]三、印度佛学发展的几个阶段[/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FONT][FONT=宋体]印度佛教大致经过了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四个时期”具体是: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密乘佛教时期。“密乘佛教时期”又分为:A、初期杂密,B、后期密教。[/FONT]
[FONT=宋体]2、从佛学内容发展的角度看,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过程中共经过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具体是:小乘佛学阶段、大乘佛学阶段、密乘佛学阶段。[/FONT]
[FONT=宋体]四个时期与三个阶段的关系,具体如下图:[/FONT]
[FONT=宋体]原始佛教时期[/FONT]
[FONT=宋体]小乘佛学阶段[/FONT]
[FONT=宋体]发展过程 [/FONT][FONT=宋体]部派佛教时期[/FONT]
[FONT=宋体]大乘佛学阶段,即“大乘佛教时期”[/FONT]
[FONT=宋体]密乘佛学阶段,即“密乘佛教时期”[/FONT]
[FONT=宋体]下面我们就分别具体介绍。[/FONT]

愉悦 : 2009-04-27#2
《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二

[FONT=宋体]《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二[/FONT]


[FONT=宋体]作者:樊振林 邮箱:bml689@gmail.com[/FONT]​




[FONT=宋体]第二节 小乘佛学阶段[/FONT]


[FONT=宋体]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有:[/FONT]
[FONT=宋体]第一,原始佛教时期[/FONT]
[FONT=宋体]一、佛教诞生时的社会背景[/FONT]
[FONT=宋体]二、佛教诞生时的科技自然状况[/FONT]
[FONT=宋体]三、佛教诞生时的文化背景[/FONT]
[FONT=宋体]四、当时的宗教状况[/FONT]
[FONT=宋体]五、佛陀的四十五年游行教化[/FONT]
[FONT=宋体]第二,部派佛教时期[/FONT]
[FONT=宋体]一、上座部[/FONT]
[FONT=宋体]二、大众部[/FONT]
[FONT=宋体]下面就具体介绍。[/FONT]
[FONT=宋体]小乘佛学阶段分为两个时期,具体是: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FONT]

[FONT=宋体]第一,原始佛教时期[/FONT]
[FONT=宋体]原始佛教,[/FONT][FONT=宋体]也就是早期佛教,这一时期大约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至释迦牟尼圆寂后一百年左右,是佛教的最初传播阶段。[/FONT]

[FONT=宋体]一、佛教诞生时的社会背景[/FONT]
[FONT=宋体]当时的社会情况类似中国的诸侯割据。[/FONT]
[FONT=宋体]公元前六世纪,佛陀出世前后,印度的国际形势,是十六大国、无数小国林立,互相征伐兼并,就象我国的战国时期(公元前六世纪,也正是我国东周的战国时期)。兵祸连连,生灵涂炭,社会动荡不安。森严的四姓制度,政治地位的不平等,经济分配的不平均,首陀罗种姓的贱民,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FONT]
[FONT=宋体](一)、印度人的种姓制度。[/FONT]
[FONT=宋体]印度人的四种种姓制度,就形成了传统的四种阶级,大体如下:[/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婆罗门:[/FONT][FONT=宋体]为世袭而职司祭祀的专业僧侣,是宗教文化教育的中心,位居上品,受人尊敬,为精神及思想领导的高阶层。举凡军国政治,也都为其所左右。[/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刹帝利:[/FONT][FONT=宋体]即王侯武士,集军政权于一族,为世袭的统治者。[/FONT]
[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吠舍:[/FONT][FONT=宋体]为从事农工商的平民阶级。[/FONT]
[FONT=宋体]4[/FONT][FONT=宋体]、首陀罗:[/FONT][FONT=宋体]为地位卑下、生活艰苦的世奴贱民。[/FONT]
[FONT=宋体]上述古印度的四种姓及阶级制度,一直牢不可破,经过三千多年以来,其观念的残存,还未完全泯灭。[/FONT]
[FONT=宋体](二)、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阶层人的思想及人生历程。[/FONT]
[FONT=宋体]因为婆罗门阶级掌握文化教育,依据“四吠陀”经典而崇尚“神人”“神我”的思想,形成印度历史文化中心的“婆罗门教”,渐次普及影响到印度人三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等三阶层的思想意识,始终倾向于出世的沙门(修道人)生活。他们思想的人生历程,概括的分为四个时期:[/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净行时期:[/FONT][FONT=宋体]即青少年时代的教育生活时期。他们到达一定年龄(婆罗门弟子,从八岁到十六岁之间。刹帝利的弟子,从十一岁到二十岁之间。吠舍的弟子,从十二岁到二十四岁之间),便出家就学,学习吠陀等学问。经过规定年限,便有十二年、二十四年等,期满学业成就,便可回家还俗。[/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家居时期:[/FONT][FONT=宋体]也就是壮年的生活时期,可以结婚生子,负担家庭生活,善尽一家之主的责任。[/FONT]
[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林栖时期:[/FONT][FONT=宋体]即是中年的栖隐山林,潜心修道的生活时期。因在壮年时代,已经完成人生家居的义务,从此深隐高蹈,勤修苦行,学习各种禅定思维的方法,以求“神我”的升华。[/FONT]
[FONT=宋体]4[/FONT][FONT=宋体]、遁世时期:[/FONT][FONT=宋体]由中年的修行,进入衰老岁月,修行生活,经告一段落,身心绝对净化,道果业已圆成,从此便遁迹山林,脱屣尘境,再不参预世事了。[/FONT]
[FONT=宋体]这种理想的人生,除了婆罗门本身的倡导和享受以外,其余刹帝利和吠舍两阶级,也可效法。但贱民阶级的首陀罗,却永远无法分享,这种宗教生活,根本就被禁止。因此,有了刹帝利的反感,逐渐不满婆罗门所领导的思想旧规,他们脱颖而出,对于宗教、哲学、文化、教育等等,都有新思潮的鼓荡。从而寻究真理世界的真谛,研求“神我”灵魂的究竟,乃至探究宇宙万象的根源,以与婆罗门的传统精神互相抗衡。但婆罗门的地位依然屹立不动,婆罗门的思想,仍是深入难变。[/FONT]

[FONT=宋体]二、佛教诞生时的科技自然状况[/FONT]
[FONT=宋体]在佛教诞生的时代,是科技水平很低的封建社会。[/FONT]

[FONT=宋体]三、佛教诞生时的文化背景[/FONT]
[FONT=宋体](一)、印度早期的文化状况[/FONT]
[FONT=宋体]任何一个宗教的成长,必然有它的文化背景[/FONT][FONT=宋体]。佛教的诞生也不例外,在它之前的文化共经历了三个时期具体是:《吠陀》时代、《净行书》时代、《奥义书》时代。[/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吠陀》时代。[/FONT]
[FONT=宋体]约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后,雅利安人之侵入印度。雅利安人的宗教信仰,是自然崇拜。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自然界有极大威力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水火昼夜等,不能理解,以为各有神祗司理,他们礼拜诸神,颂赞诸神。所以,有许多想象力丰富、词句美丽的诗篇。这些赞歌由七个家族分别保留下来,到后来有了祭祀的仪式,祭司们把古代赞歌加以汇集,应用到祭祀上,祈求子孙繁衍,家畜增殖,降雨丰收,战争胜利等等,这就是最古老的吠陀圣典,黎俱吠陀。[/FONT]
[FONT=宋体]吠陀:[/FONT][FONT=宋体]是梵文Veda的音译,是智识的意思。雅利安人称此为七戢所作,是天启的圣典。黎俱吠陀的完成,大约以公元前一千二百年为中心。此后的一两百年间,又有沙摩吠陀、夜柔吠陀的编集,最后又有阿达婆吠陀的出现。阿达婆吠陀,是在该地者着达罗毗荼人间流传的降福、攘灾或咀咒仇敌的咒语,为雅利安人吸收采用到祭典中,而取得第四吠陀的地位,四吠陀的完成,大约是公元前八百年间的事。这四吠陀的内容,大致如下:[/FONT]
[FONT=宋体](1)、黎俱吠陀:[/FONT][FONT=宋体]四吠陀中,黎俱吠陀是最原始的一种,这是雅利安人居住在五河地区的时候,诗人歌颂大自然的诗句,及招请诸神至祭祀场所的赞歌。这是在祭祀的时候,献给诸神的赞唱。[/FONT]
[FONT=宋体](2)、沙摩吠陀:[/FONT][FONT=宋体]这是苏摩祭时所用的赞歌,由一千五百四十九颂所组成,分为二卷。多是预祝丰年的赞歌。[/FONT]
[FONT=宋体](3)、夜柔吠陀:[/FONT][FONT=宋体]这也是纯为祭祀用的赞歌,它的出世较晚,约是雅利安人离开五河,移居阎牟那河拘罗地方的作品,它是由韵文与散文混合而成的。[/FONT]
[FONT=宋体](4)、阿达婆吠陀:[/FONT][FONT=宋体]阿达婆吠陀与前三者不同,前者是公认的圣典,而此则全是个人招福攘灾、咀咒仇敌的咒法,古代印度称前三吠陀为“三明”,视为三位一体,这些则是后来附加的。[/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净行书》时代。[/FONT]
[FONT=宋体]时代渐次进步,《吠陀》的哲学理论,不能尽合人们的要求,于是才有《净行书》的兴起,促使婆罗门阶级而形成巩固的婆罗门教。《净行书》,包罗万象,是印度原始宗教婆罗门教的哲学宝典。《净行书》的要义,大部分仍然继承《赞颂》的祭祀歌咏、祈福禳灾的方式。在它的宗教哲学方面,对于吠陀哲学中造化一切主神的原人论,加以蜕变,崇奉一个造物主宰的神,它是梵我不二的。这个主神,便是‘梵’。梵,就是绝对清净至真的意思。人性的我,与梵我不二,类似于后世儒家的天人合一,和其他宗教的神我合体的意思。后来这个大梵的宗教意识,与梵我不二的哲学,一直深植于印度哲学的思想之中,直到现在的印度教和瑜伽术等,他们的最高目的,还是企求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但由崇奉《净行书》形成的婆罗门教,同时仍依循吠陀传统,崇拜自然伟大,采取下层阶级普遍敬奉的阿修罗、恶鬼、罗刹等神怪,一律加以尊敬。[/FONT]
[FONT=宋体]《净行书》与婆罗门教相比唯一的特点,就是加上宗教哲学的因果报应。众生业力流转生死轮回,由于宿世不同善恶的种因,便有今生各别苦乐的果报。因此才有所谓“上天堂”与“下地狱”的说法,这就是业果报应的最初来源。[/FONT]
[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奥义书》时代。[/FONT]
[FONT=宋体]初期奥义书的出现,是公元前七百年间的事。[/FONT]
[FONT=宋体]奥义书,音译优波尼沙陀,有“近侍”、“侍坐”的意思。意思是说:这是师徒近坐,所传达的秘密教义。《奥义书》,是印度的宗教哲学,不是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作品,那是历时数百年,无数婆罗门学者思想结晶与知识分子和平民普遍的哲学总汇。[/FONT]
[FONT=宋体]近代学者研究,总共有二百多种,后世所流传者通常说是一百零八种。以其文体、语法内容来区分,可分为三个时期:[/FONT]
[FONT=宋体](1)、初期的奥义书。[/FONT][FONT=宋体]出现在佛教之前,约在公元前七至六世纪间,全部是散文体裁。[/FONT]
[FONT=宋体](2)、中期的奥义书。[/FONT][FONT=宋体]是公元前四百年至二百年间的作品,其中以韵文为主,间有散文。[/FONT]
[FONT=宋体](3)、后期奥义书。[/FONT][FONT=宋体]是公元前二百年,至公元后二百年的作品,也是以散文为主。[/FONT]
[FONT=宋体]《奥义书》的主要思想是:[/FONT]
[FONT=宋体](1)、确定梵我不二[/FONT]
[FONT=宋体]无论在形而上的造化主的本质,与形而下的自我的本质,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世界万象,本来就与我同根所生。《净行书》的哲学,由肉体的生命说到心灵的生命,但到此为止,说不出一个所以然。《奥义书》却把潜在身心内部的自我,分成五藏与四位。所谓四位,就是:醒位、梦位、熟眠位、死位。所谓五藏,就是:食味所成我、生气所成我、意识所成我、认识所成我、欢喜所成我。这个“欢喜所成我”,就是灵魂自我的至高无上,绝对快乐的境界。[/FONT]
[FONT=宋体]总之,《奥义书》的梵我哲学,它的最终目的,就是把个人的小我,超脱升华而归到大我的大梵里去,如百川汇海,整个宇宙、各种事物,无非就是一个大我的变化而已。[/FONT]
[FONT=宋体](2)、大梵化生万象[/FONT]
[FONT=宋体]这个世界的万象,包括天人动植飞走等生物,都是大梵的化生,它由地、水、火、风、空五大种子,化生卵、胎、热、湿、马、人、象,动植飞走等物类。好象大海扬起的波浪,变幻生出各种现象。它并无目的,只是游戏性地在变化,所以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只是一个梵我是实存的。从大梵生起世界万象的程序,大约可分为四个阶段:[/FONT]
[FONT=宋体]第一,先由名色的我(可以说是抽象观念的主观作用),开展这个世界。[/FONT]
[FONT=宋体]第二,再有太初的我,生起欲望,由于欲望的想象,才流出水、火、大地等三大原素,做成人我。[/FONT]
[FONT=宋体]第三,由人我的化合,进入其他各种现象。[/FONT]
[FONT=宋体]第四,由我再造世界,才有海和风,生命和死亡。梵我从生命类的顶门进入,做成人我。[/FONT]
[FONT=宋体]人我也就是“有情”的中心。所谓“有情”,包括很广,天人的群类,和世界上的各种生物。梵的自性有两面,第一,可以始终保持本体的本位。第二,发展做成一个生活的人我。换言之,一面有力量组织成人我的身体(似肉体的);另一面又变做一个生命的力量,进而成为有情物的命(类灵魂的)。肉体的部分,有五种风与三德,五种风相似道家所谓的气机,有呼、吸、介风、死风、消化风等。三德就是喜、忧、暗。梵我被肉体和心识所包围,不得解脱,犹如禁闭在牢狱中一样,它水远在心脏内底的小空处。永久禁闭着我的有关机能,便是生气(呼吸)根、意等作用。眼、耳、鼻、舌、皮,名为知根,是认识的泉源。手、足、舌、排泄器官、生殖器官等,名为根,足意志的泉源。中间联络的主管,就是意。醒时,由五风与根等,全部都在活动。梦时,只是五风和意在活动。睡眠时,意也休止,只有五风在活动。觉位,便是解脱的境界,正是那个无喜、无忧、无痛苦、无快乐的梵我的欢喜地。[/FONT]
[FONT=宋体](3)、轮回与解脱[/FONT]
[FONT=宋体]人我有情的命运,只有两条路。一是,跟着现象在继续变化,便是轮回。二是,返还到大梵的本位,便是解脱。有情界不能解脱,便都有天、地、空三界中轮回五道四生。五道,便是:天道、祖道、人道、兽道和地狱道。四生,便是:胎、卵、湿、化四类生命。《?义书》最终的目的,就是求得解脱,脱离罪恶和烦恼,就是悟得人性中唯一不二的梵净。人之所以不能还到梵净,是因为无明的障碍,反之,明了就可觉得梵净。人们怎样才可以返还梵净呢?只有修习禅定和瑜伽,抑制感觉和表象的活动,念诵梵的表征?(嗡)字的密语(密咒),念念相续,就可以渐渐把握身心,进入真净的梵我和大梵重新合一不二的境界。[/FONT]
[FONT=宋体]现象界的轮回也可以分为三条途径:[/FONT]
[FONT=宋体]第一,一个人如果恭谨如仪的从事祭祀,死后便能由天道而生于太阳的世界,回归于梵,获得永恒的幸福。[/FONT]
[FONT=宋体]第二,一个人如不能恭谨如仪的行祭祀,死后则经由祖道生于月的世界,转生为人。[/FONT]
[FONT=宋体]第三,行恶者则生于第三道――兽道或地狱道。[/FONT]
[FONT=宋体]这一业与轮回的理论,后来被佛教加以融摄,并改变了其内容。[/FONT]
[FONT=宋体]综观印度的宗教哲学,由《吠陀》经典到《净行书》,再变而为《?义书》,探讨宇宙人生的态度与方法,越来越严密,?容也逐渐充实而包含广博,但《?义书》的思想,矛盾百出,仍然不能跳出婆罗门教的范围。[/FONT]
[FONT=宋体](二)、在佛教诞生时,当时的文化思想状况[/FONT]
[FONT=宋体]当时的文化思想情况是:当时是一个邪说充斥、思想混乱的时代。[/FONT]
[FONT=宋体]追求真谛的精神,也是人类潜在的愿望,于是追求真谛的各派哲学便从“宗教哲学”中脱颖而出,在释迦牟尼创建佛教的前后期间,各派哲学纷纷独立,都自有它的哲学系统,和思想组织的体系。按照一般研究印度哲学的习惯,都称它们为“正统六派、异宗三派”。所谓“正统六派”,指数论、瑜伽、胜论、正理、弥曼差、吠檀多派。这六派仍然承认《吠陀》以来哲学的权威,可以说是婆罗门教的“正统派”。所谓“异宗三派”:指佛教、耆那教、顺世派。这三宗是“反正统”,不承认吠陀思想的权威。[/FONT]
[FONT=宋体]“正统六派”的大体内容如下:[/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数论派。[/FONT]
[FONT=宋体]数论派的世界观是二元论,说宇宙的根元,有物质原理的自性,与精神原理的神我,由这两种的发展,而用大我慢、五知根、五作根、心根、五唯、五大、二十三谛等来说明各种现象。[/FONT]
[FONT=宋体]数论派的哲学,首先便是确定这个现实世界,纯苦无乐,要求解脱,必须先了解苦因,但它认为生天、祭祀、祈祷等方法,并非究竟解脱。这个世间,为三苦所逼:(1)、依内苦,包括病苦(风、热、痰等)和心苦(可爱别离、怨憎聚会、所求不得、有生就苦)。(2)、依外苦,不能摆脱物质世界的迫害等。(3)、依天苦,不能脱离自然界的束缚等。[/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他们建立因中有果论,立自性神我二元的根本原理。同时又建立二十五谛为宇宙人生的真谛。立三种量论:(1)、证量(又名现量,不含推比的直觉经验)。(2)、比量(由推理而得的知识)。(3)、圣言量(以圣者的教说为依据量知事物)。正理派在这三种量以外,又加比喻量。因此认为神的存在,不能证明,就是不可知数,所以接近于无神论者。所谓二十五谛,如附表:[/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非能造[/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非所造者[/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神我[/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能造者[/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自性[/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能造所造者[/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大(觉)我慢[/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五唯:色、声、香、味、触。[/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所造者[/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五 大:空、风、火、水、地。[/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五知根:耳、皮、眼、舌、鼻。[/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五作根:舌、手、足、男女根、大遗根。[/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心根[/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数论派的哲学思想,显然由婆罗门的宗教意识脱颖而出,倾向于理性的探讨和生命的研究,要求解脱轮回而证道果。中国《大藏经》中数论派的典籍,有真谛所译的《金七十论》,可供研究。但整个思想系统,和理论的条理,仍然缺点很多,不能自圆其说。[/FONT][/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瑜伽派。[/FONT]
[FONT=宋体]瑜伽派依数论派思想,成立瑜伽哲学。[/FONT]
[FONT=宋体]瑜伽派的哲学思想,本来与数论派如出一辙。只是数论的宗旨,大有倾向无神论的成分;瑜伽派却建立超然一尊的神“大自在天”。瑜伽的意思,有冥想观行,天人相应的作用,所以有的译为“相应”,有的意译为禅、禅思、禅观。《瑜伽经》分为四品:[/FONT]
[FONT=宋体]一、三昧品(禅定中的觉受),阐述三昧的本质。[/FONT]
[FONT=宋体]二、方法品,阐述入三昧的修炼方法。[/FONT]
[FONT=宋体]三、神通品,阐述神通的原理和它的种类。[/FONT]
[FONT=宋体]四、独存品,阐述最高的目的,达到无束缚,绝对自在的神我境界。[/FONT]
[FONT=宋体]瑜伽派的哲学,大体与数论派相似,只把“自性”改作第二十四谛,把“神我”作第二十五谛,立大自在天(伊湿伐罗)为第二十六谛。自在天是无情、无想、无业,不受业果,超然于苦乐业报以外,扩展至超时空的大神我。它是一切天人师,它的表记密语是梵文的?(嗡)字,念诵它就可以得到相应。但瑜伽派所立的神,与人我的身心,又是不可分开的,所以他们的修炼方法和原理,又都从心理与生理入手,绝欲清心,自求解脱。[/FONT]
[FONT=宋体]瑜伽的修炼方法,由八支行法而达到神通解脱的境界。[/FONT][FONT=宋体]所谓八支行法,便是禁制、劝制、坐法、调息、制感、执持、静虑、等持。[/FONT]
[FONT=宋体](1)、禁制。[/FONT][FONT=宋体]就是行为的戒律,要守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贪的五戒。[/FONT]
[FONT=宋体](2)、劝制。[/FONT][FONT=宋体]就是清净的行为,要知足、苦行、学习念诵和记诵,虔敬大神的五事。[/FONT]
[FONT=宋体]以上两条,无论修道与在俗,都应共同遵守。自第三坐法以下,就只宜修炼瑜伽行者的特别修行。[/FONT]
[FONT=宋体](3)、坐法。[/FONT][FONT=宋体]共有八十四种至九十六种之多,有莲花坐、狮子坐、鸡坐、拜坐等等。还有双手十指结成的手印(有许多种),这些都是达到神通成就的秘密表记。[/FONT]
[FONT=宋体](4)、调息。[/FONT][FONT=宋体]练习呼吸气功的各种方法。[/FONT]
[FONT=宋体](5)、制感。[/FONT][FONT=宋体]控制身体的感觉,有收摄六根的龟缩法等,可以达到如动物冬眠的状态。[/FONT]
[FONT=宋体](6)、执持。[/FONT][FONT=宋体]使令此心不动,断绝一切妄想,制心一处。[/FONT]
[FONT=宋体](7)、静虑。[/FONT][FONT=宋体]由持心不动,可使境与心冥,得浑然合一的禅定。[/FONT]
[FONT=宋体](8)、等持(即三昧,或称为三摩地)。[/FONT][FONT=宋体]终使心如虚空,境照万象。由执持到静虑和等持三支,是瑜伽的中心行法。由此而获得不可思议的神通和智慧。换言之,最后达到启发自我不可思议的潜在力量,从自性而获得解脱,进入智慧的境界。但三摩地也有深浅的不同,大体分有想(有思维)、无想(无思维)两种。无想就是无想定的最高境界,由有心到达无心的妙境,可以使神我超然独照。修习瑜伽,能够成就神通。据《方便心论》所记载,瑜伽外道有“八微”和“八自在”说法。“八微”就是四大(生理变异)和空、意、明、无明。“八自在”就是能小、能大、轻举、到远、随心所欲、分身、尊胜、隐没(隐身)。[/FONT]
[FONT=宋体]瑜伽派的哲学,与其说它是学术思想,不如说它是实证主义,[/FONT][FONT=宋体]它的理论,也由于上古以来《奥义书》的层层蜕变,尤其注重禅思与观行,用身心求证宗教哲学的真谛,所用的方法,是近于科学的。印度任何宗教与学派,求证的方法,都离不开瑜伽的禅观,佛教也不例外,只是求证所得的,有程度深浅,与见地正确与否的差别。[/FONT]
[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胜论派。[/FONT]
[FONT=宋体]胜论派对于现实世界,立足于多元论,主张物理的世界观,用实、德、业、同异、和合、根本六句义的六种范畴,说明一切。[/FONT]
[FONT=宋体]胜论派:[/FONT][FONT=宋体]梵语“吠业史迦”,又译作“卫世师”,有差异、特性等意义。初以六句义立宗,后又演为十句义。中国《大藏经》中收藏有玄奘法师译、慧月论师著的《胜宗十句义》,大约如下:[/FONT]
[FONT=宋体](1)、实,梵语“陀罗标”的意译,说宇宙万有实体的本质包括时间和空间(体)。[/FONT]
[FONT=宋体](2)、德,梵语“求那”的意译,说宇宙万有的现象(相)。[/FONT]
[FONT=宋体](3)、业,梵语“羯磨”的意译,说万有的作用(用)。[/FONT]
[FONT=宋体](4)、同,说万有各种现象不同中有共同的原则。[/FONT]
[FONT=宋体](5)、异,说万有同中有各自差异的特性。[/FONT]
[FONT=宋体](6)、和合,说实德、能所等,全体与部份等类之间的关系。[/FONT]
[FONT=宋体](7)、有能,说万有实德业本身的功能。[/FONT]
[FONT=宋体](8)、无能,说自果自生,不涉他果。[/FONT]
[FONT=宋体](9)、俱分,说同体中互通,例如人和人。非同体中互异,例如人非禽兽。[/FONT]
[FONT=宋体](10)、无说,说万有及各种现象毕竟的不存在。[/FONT]
[FONT=宋体]“十句义”是胜论派的总纲,由十句演绎分析,内容包含心理、生理、物理、精神、时、空等理论。对于物质世界,他们认为是客观的存在。同时建立极微的学说,分析物质大种,相似于现在通行的微细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以及元素粒子物理学等等的学说。认为极微无数而常住,由不可见力,集合离散。分析到无可分处,就是极微,并无别有所造的主宰。极微不可见,不可再分析,它永恒不变不灭,无始无终,它的形状是圆体的。它如光尘(日光中的飞尘)的六分之一大小。但是地水火风四大的极微,又各自不同,它们有色、味、触,犹如液体,极微互相拥抱,成二重极微,名为“子微”。三个二重极微相合,成三重极微,名为“孙微”,它的大小就和光尘相同了。四个三重极微相合,成四重极微等等,这样辗转相依,形成三千大千世界。[/FONT]
[FONT=宋体]这一理论与希腊初期哲学的原子论、唯物论、与中国《易经》的阴阳学说,有些地方有异曲同功之妙,近于自然科学。但这种学说因发生在印度,而印度文化的传统精神,最后的宗旨,都是要求超脱人间世界,所以胜论派最终的目的,仍然为求精神的解脱,并不向物的方面上研究发展。胜论派的特点,是因中无果论,而且趋向解脱之道是求真知灼见,等于是纯朴的知识论。《大藏经》中,有《百论疏》、《唯识述心》等可供参考。[/FONT]
[FONT=宋体]4[/FONT][FONT=宋体]、正理派。[/FONT]
[FONT=宋体]正理派:[/FONT][FONT=宋体]梵语“尼夜耶”,有推理和标准的意思,通常译成“正理”,就是印度因明学的宗祖学派。正理派以胜论思想作背景,发展因明的“正理”,确定认识的价值。[/FONT]
[FONT=宋体]正理派开创的目的,仍然在求真知,达到智慧的解脱,后来演变成为因明,有五支因明的宗、因、喻、合、结。及三支因明的宗、因、喻。严谨的推理体系,都只是正理派求知的一种方法论,并非正理派的大目的。有人认为西方逻辑的发展,与印度因明大有耐人寻味之处。[/FONT]
[FONT=宋体]5[/FONT][FONT=宋体]、弥曼差派。[/FONT]
[FONT=宋体]弥曼差派:[/FONT][FONT=宋体]梵语“弥曼差”有思维考察和研究的意思。弥曼差的哲学,可以说是研究婆罗门教仪的教义,阐扬吠陀思想的宗教哲学。他们发挥阐扬《吠陀》的祭祀和教法的正统解释,思维考察《净行书》的内义。因此创立“声常住论”,认为《吠陀》经典的文字语言,除了“语意”以外,它的文字“语性”,还是永恒、共同、常存而不变的。《吠陀》的文字,就是天启的经典,不容否认就是真理,而字声都有极神秘的力量,《吠陀》为最高无上的原理,所以梵文字声,也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FONT]
[FONT=宋体]这种哲学的基础,是后期佛教――密教咒语的理论根据,非常有力。至于建立理论的方法,并不是法定的盲目迷信,它也以因明论理方法为依据,建立量论。有经验实证的现量,推测而知的比量,还有比喻量和义准量。它完全维持古典的婆罗门教思想,反对佛教的非仪式主义。但却不能建立唯神存在的理论,所以才有吠檀多派的兴起,来补救这个缺憾。[/FONT]
[FONT=宋体]6[/FONT][FONT=宋体]、吠檀多派。[/FONT]
[FONT=宋体]吠檀多派,继承《奥义书》的哲学。实质上,吠檀多派和《奥义书》都是继承《吠陀》,然后,稍加修整,另换一番新的面目,而形成的。[/FONT]
[FONT=宋体]“吠檀多派”是继弥曼差派之后兴起的,也反对佛教哲学,极力维护《吠陀》和《奥义书》的真理,以建立一个一元论的梵为究竟。[/FONT]
[FONT=宋体]“弥曼差派、吠檀多派”这两派虽然时代较晚,但因为它是印度宗教哲学的大系,其学说影响人们的思维很大,所以通常都与前述四大派相提并论。[/FONT]
[FONT=宋体]综上所述,可见印度宗教哲学的发展过程是,从《吠陀》到《净行书》而后发展到《奥义书》,然后,演变成各派的哲学,以及与释迦牟尼同时并存的六师外道的学说等。[/FONT]

[FONT=宋体]关于“本体论”的几种主要观点。[/FONT]
[FONT=宋体]对本体问题――形而上的本体,更是异说纷纭,立论各异。有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等多种观点。而对宇宙人生存在的形而上的本体,有永恒实体之说,有归于断灭之说,这即所谓一元、多元,断见、常见。[/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早期的婆罗门教,[/FONT][FONT=宋体]以创造支配宇宙人生的最高神为永恒的存在。这最高的神,虽以时代不同而名称有所改变――如生主神,梵,但都是一元有神论的神祗。奥义书以哲学立场讨论这一问题,以宇宙原理的“梵”与个人原理的“我”一体无别,主张“梵我一如”,以此为永恒不变的本体,这是哲学上的一元论。[/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自由思想家的沙门集团,[/FONT][FONT=宋体]多是主张多元论。如六师外道中的婆浮陀伽旃延,以地、水、火、风、乐、苦、寿命等七原素为七身,此七原素是常恒不变的存在。末伽梨俱舍梨于七原素之外,更加上空、生、死、得、失为十二种要素。“尼干陀若提子”把存在分为灵魂的存在和非灵魂的存在,灵魂的存在不但包括人和动物,甚至于连植物、地、水、火、风等无生物也是灵魂的存在;非灵魂的存在则有法(运动原理)、非法(静止原理)、空间、物质要素四种。而这四者也是常住不变的存在。这四者再加上灵魂,共有五种实体元素,称之为“[/FONT][FONT=宋体]五有身[/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形而上的本体,[/FONT][FONT=宋体]有一元、有多元;而本体的存在,有认为永恒的存在,有认为存在并不是永远的,终归于断灭空无。佛教称前者为[/FONT][FONT=宋体]常见[/FONT][FONT=宋体],后者为[/FONT][FONT=宋体]断见[/FONT][FONT=宋体]。常见者认为灵魂在今生肉体死亡后,来生之前是常恒存在;断见者认为人受生之时,灵魂从空无转于肉体,肉体死亡,灵魂也随之消灭。这完全是唯物论的论点,肉体之外没有灵魂的存在。阿夷多翅舍钦婆罗即是这种主张。在此常见断见之外,还有既不属常见又不属断见的,即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散贽耶毗罗胝子就这一派的领袖。[/FONT]
[FONT=宋体]后来佛教把这些不同的理论归纳起来,有六十二种之多,即所谓“[/FONT][FONT=宋体]六十二见论[/FONT][FONT=宋体]”――佛家认为这是六十二种错误的谬见。这六十二见再加以归纳,就是后来佛陀所不予置评的“[/FONT][FONT=宋体]十无记或十四无记[/FONT][FONT=宋体]”。[/FONT]
引用网址:http://zhihui68.blogspot.com
如果想了解更多情况,请到上面的网址查看。

愉悦 : 2009-04-27#3
《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三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三[/FONT]
[FONT=宋体]作者:樊振林 邮箱:bml689@gmail.com[/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四、当时的宗教状况[/FONT]
[FONT=宋体]佛陀出世的前后,可以说是宗教林立,当时有[/FONT][FONT=宋体]婆罗门教、耆那教等。托钵乞食,栖止山林的修道者为数极多,其中名气最大,弟子众多的,要以“六师外道”、异宗三派为代表。异宗三派”:佛教、耆那教、顺世派。[/FONT]
[FONT=宋体]外道:[/FONT][FONT=宋体]梵音底体迦,译曰外道,也称为“外教、外学”,指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是佛教称其它教派的名词。最早,这一名称并不含有贬抑的意义。原意是“神圣而应受尊敬的隐遁者”,意思是苦行者、正说者。佛教自称“内道”,经典称为“内典”,佛教以外的经典称外典。到了后世,在这个名词上附加上了异见、邪说等意义,就成为一个含有侮蔑意义的贬称了。[/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顺世派[/FONT]
[FONT=宋体]这一派的学说,相似于近代的唯物论,又近于现代新兴的存在主义。因为他们的主张,都是依循现实世间,执着情想而建立理论,所以叫做顺世派。[/FONT]
[FONT=宋体]顺世派否定一切宗教的权威,认为除了直接感觉以外,没有可以相信的东西,用推理所得的结论,也是靠不住的。这个世界,除了可以看得见,触得着的地、水、火、风四大物质以外,没有一物是真实的存在。四大互相集合,构成一切生物和人们的身体牛命,产生感觉和知识,像发酵的物体,自相变化一样,精神的现状,也是物理的作用。总之,离开物质,就没有什么叫做精神的存在。所以人们只须凭自己的感觉所欲,猎取快乐。在有此身体存在的期间,满足自己的欲望,便是人类究竟的目的。快乐世界以外,不会另有什么理想世界。他们充满着浪漫情调,和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消极主义等思想很相同。他们主张自然无因论,唯其无因,所以无果。他们歌唱说:无天堂,无解脱,无精神存在,无他界此方,因此也没有业果报应。其实,这种思想,在人类的矛盾心理中,永恒而普遍的存在着,众生常在梦夜中,虽有晨钟暮鼓,又奈之何!在释迦牟尼传教的当时,这个学派,也是很有力量的。[/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耆那派[/FONT]
[FONT=宋体]耆那派的开创祖师,是伐弹摩那大雄,他和释迦牟尼同一时代,出生在吠舍离近郊的刹帝利族,二十八岁出家求道,修行十二年,自认为已大彻大悟,得胜者就为“耆那”等称号。在他后半生的二、三十年间,便组织沙门群众,游化摩揭陀、吠舍离两国之间,最后死在摩揭陀的波婆村。死后不久,他的弟子们分为两大派,一白衣派;二裸形派(天体派),或名为空衣派。佛经中称他为尼乾子。当摩揭陀国有大饥馑,僧统婆陀罗率领他的一派,移往南印度。其余留在摩揭陀的一派,结集经典。但另一派,不承认这个结集,而且认为南方主张裸形(天体)派的才是正行。摩揭陀派穿白衣,因此就酝酿白衣派和裸形派分裂的运动,到了公元一世纪时,实际分裂。后来更又分出许多支派,直到现在,南印度若干修道的人,还是如此。[/FONT]
[FONT=宋体]耆那教的哲学思想,大抵和数论“心物对立”说相同,认为精神性的生命,是有命有灵魂的。物质性的生命,是无命非灵魂的。他们是纯粹的二元论,但又认为精神性的生命,也不外乎物质。他们又立七谛的学说,就是年命、非生命、漏(非生命漏入)、系缚、制御、寂静、解脱,再加善、恶二谛,又成为九谛了。在哲学的基本立场上,是二元,或多元说,始终自相矛盾的。他们以生命和非生命二谛,作为生死业果与解脱的要素,其余都是由此二谛划分。他们认为生命是本来自性清净的实体,因被非生命(物质)所掩蔽,才丧失它本来的光明。一切生活行为就是业(羯磨),有业渗透到生命里去,便叫做漏入。所谓业,又是微细的物质,身体运动时,便流出微细的物质,所以这个身体,就是业身。业身又系缚生命,和非生命结合,轮回诸道,受苦受乐。要脱离轮回,便需修苦行,制止业流进入生命,就是制御。制御达到旧业灭了,新业不生,就是寂静。再进而灭了一切业,生命和物质分离,上升到超越世间,才是解脱。[/FONT]
[FONT=宋体]另一方面,他们又有类似现在物理学的磁场说法,非常有趣。那就是把生命分做虚空、法、非法、物质四种。四种生命统一,叫做实在体,构成宇宙全体的便是它。虚空,是大空处,是万有群象成立和活动的场所。这个场所给予一切以原则,虚空本身是唯一、无限、常住、无作。们又说?空,是概念上的空间。法,是运动的条件,也就是运动可能的空间。非法,是静止的条件,也就是静止可能的空间。法和非法,都是常住、唯一、无作的独立实体。物质,便是色、香、味、触、声等组合或分离的粗细形状,包括暗影和光热的物体。细物质就是微,微就是原子;粗物质便是复合物。原子不一定是不可分割的,然而它微细地占有空间当中的一点,运动极速,好像干和湿的互相结合,便成复合物,因此就构成事物了。生命、法、非法、物质,升存在虚空中的,就是世间现象。超过这个虚空(物质虚空),就是出世间。他们认为涅?是流转的解脱。佛教有佛、法、僧三宝,他们也说有三宝,那就是正信、正智、正行。他们赞成修苦行,承认四姓的阶级,有的教法和婆罗门教一样。但排斥《吠陀》,禁止祭祀,戒除杀生,这些精神又和佛教相同。[/FONT]
[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六师外道。[/FONT]
[FONT=宋体](1)、富兰那迦叶。[/FONT]
[FONT=宋体]他认为:一切没有善恶,也没有罪福的果报,也没有上下等业力的分别。这种思想,似乎因顺世派的观念而来。[/FONT]
[FONT=宋体](2)、阿夷多翅舍钦婆罗[/FONT]
[FONT=宋体]这是一位彻底的唯物论者,也是否定因果、业报轮回论者,他不承认物质外有精神的存在。这一理论[/FONT][FONT=宋体]似乎是由顽空的观念而来。他说:受四大人,取命终者,地大还归地,水还归水,火还归火,风还归风;悉皆败坏,诸根归空。人若死时,床舁举身,置于冢间,火烧其骨,如鸽色,或变为灰土。若愚若智,取命终者,为断灭法。[/FONT]
[FONT=宋体](3)、迦罗鸠驮迦旃延。[/FONT]
[FONT=宋体]他认为人若杀生,心理如果无惭愧,结果就不会堕在恶道。犹如虚空,不受半点尘水一样。如果有惭愧,就入地狱,犹如大水,渗透滋润大地一样。一切众生的生命,都是自在天所造作。所以人没有罪福可言,人类的行动,都是机械的,造就这个机械的巧匠,便是自在天。这种思想,似乎因瑜伽派的理论而来。[/FONT]
[FONT=宋体](4)、末伽梨拘舍梨[/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他是一位宿命论者,他认为人生苦乐不由因缘,唯为自然所产生。他还认为:[/FONT][FONT=宋体]一切众生,身有七分,即地、水、火、风、苦、乐、寿命。这七分法,是不可能毁害,永恒安住不动的,所以投之利刃,也无伤害,因为没有受害者及能死者的原因。这种思想,近于唯物观念,似乎因胜论派的极微论的观念而演变。[/FONT]
[FONT=宋体](5)、珊贽耶毗胝罗。[/FONT]
[FONT=宋体]他的学说有两个要点,第一推崇世间现实的权力。笫二存有宿命的观念。他们认为王者所作自在,物死又可重生,人死也可重生,犹如草木的秋杀冬藏,春来还自重生,所以人死命终,还来生此世间。至于一切苦乐等级,并不由于现在世的造业而来,都因为过去的关系。现在是无因的,未来是无果的。但现在的行为,若持戒勤修,努力精进,遮盖现世的恶果,可以得到无漏。因得到无漏,可以尽了过去的业力,能够使苦都尽,众苦尽了,便是解脱。这种思想,似乎因数论的因中有果论成来。[/FONT]
[FONT=宋体](6)、尼干陀若提子(尼乾子)。[/FONT]
[FONT=宋体]他是耆那教的教主,他的思想与佛教很接近, 主张有因果业报,以修苦行为解脱方法。信徒须守五戒――不杀、不盗、不淫、不妄、无所有(财物)。耆那教的戒律严谨,信徒有强固的向心力,是传统的婆罗门教外,与佛教并存的两大宗教。迄今印度尚有百数十万耆那教信徒。[/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五、佛陀的四十五年游行教化[/FONT]
[FONT=宋体]在印度,婆罗门教是传统的宗教,是上三种姓一致的信仰――首陀罗是奴隶族,没有信仰宗教的权利。但由于僧团发展迅速,许多婆罗门种姓的子弟,也都皈依到佛陀座下,这就引起了婆罗门的妒忌与敌视。所以佛陀一生游化,并不全是所到之处,天人拥护,也常遇到婆罗门种姓的抵制。据阿含经所载,佛陀有一次在婆罗门族的五苇村托钵,一粒米也没有要到,那叫做:“带着干净的钵回来”。有一次到那罗聚落乞食,一个名叫婆罗豆婆遮的婆罗门说:“沙门呀!我们播种、耕田才得到食物,你为什么不播种耕田呢?”[/FONT]
[FONT=宋体]佛陀传教,始终没有进入婆罗门教的根据地――阎牟那河地区。[/FONT][FONT=宋体]大目健连晚年出外传道,为外道乱石砸死。[/FONT]

愉悦 : 2009-04-27#4
《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四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四[/FONT]
[FONT=宋体]作者:樊振林 邮箱:bml689@gmail.com[/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第二,部派佛教时期[/FONT]
[FONT=宋体]部派佛教时期,[/FONT][FONT=宋体]大约从公元前370年至公元后50年。这一时期是佛教派别形成和发展的阶段。[/FONT]
[FONT=宋体]由佛陀去世后一百一十年,以“十事非法诤”导致佛教分裂(另一种说法认为佛教分裂是“大天五事”所致),到公元1世纪中叶,这四百年左右,在佛教史上称为“部派佛教时期”。[/FONT]
[FONT=宋体]在第一次结集时,就有上座部和大众部名称的出现,但真正分裂是第二次结集以后的事。[/FONT]
[FONT=宋体]所谓“上座、中座、下座”是以比丘出家的时间长短确定的。从开始出家到九年以内称为“下座”,出家十至十九年称为“中座”,二十年至四十九年称为“上座”,五十年以上则称“长老”。[/FONT]
[FONT=宋体]上座比丘及长老,多为老成持重,思想较为保守者;“大众部”则多为下座年轻比丘,人数众多,多为思想较开明而进取者。最初分裂,只分为上座、大众两部,后来这两部又各以对法义见解的不同,由大众部中又分裂出八部,由上座部中又分裂出十部,加上座大众本部,共有二十部之多,一般称之为“小乘二十部”。[/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一、上座部[/FONT]
[FONT=宋体]在“上座部”中分裂出来的十部具体是:[/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说一切有部。[/FONT]
[FONT=宋体]在上座部中,以最早分裂出来的“说一切有部”为代表。上座部本来是继承大迦叶的遗教,首弘经教,次弘律论。佛陀入灭后三百年间,长老迦多延尼子,为对抗大众部盛倡新说,强固本部理论,他主张首弘论藏,经、律为次,以此与上座部分裂,自成说一切有部。他造《阿毗达磨发智论》,组织有部教义。[/FONT]
[FONT=宋体]第四次结集时所造的《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就是以《发智论》为主,《六足论》为辅而编纂成的。[/FONT]
[FONT=宋体]有部哲学理论,主张“我空法有”,并且是“三世实有,法体恒有”。最具体扼要阐述有部理论的著作,是世亲所造的《阿毗达磨俱舍论》,也就是中国俱舍宗所依的论典。[/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雪山部。[/FONT]
[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法上部。[/FONT]
[FONT=宋体]4[/FONT][FONT=宋体]、犊子部。[/FONT]
[FONT=宋体]5[/FONT][FONT=宋体]、贤胄部。[/FONT]
[FONT=宋体]6[/FONT][FONT=宋体]、正量部。[/FONT]
[FONT=宋体]7[/FONT][FONT=宋体]、密山林部。[/FONT]
[FONT=宋体]8[/FONT][FONT=宋体]、化地部。[/FONT]
[FONT=宋体]9[/FONT][FONT=宋体]、饮光部。[/FONT]
[FONT=宋体]10[/FONT][FONT=宋体]、经量部。[/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二、大众部[/FONT]
[FONT=宋体]在“大众部”中分裂出来的八部具体是:[/FONT]
[FONT=宋体]大众部的理论,与上座部是对立的。[/FONT][FONT=宋体]例如:该部最早分裂出来的“一说部”。[/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一说部。[/FONT]
[FONT=宋体]“一说部”认为“一切我法唯有假名,都无实体”。而‘名’就是‘说’,所以称为“一说”。[/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说出世部。[/FONT]
[FONT=宋体]“说出世部”认为佛说的法,都是出世间的法,故名“说出世部”。[/FONT]
[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多闻部。[/FONT]
[FONT=宋体]后来在多闻部出家的诃梨久跋摩,造《成实论》,其学说就是“我法皆空”,也是后来中国“成实宗”所依的论典。[/FONT]
[FONT=宋体]4[/FONT][FONT=宋体]、鸡胤部。[/FONT]
[FONT=宋体]5[/FONT][FONT=宋体]、说假部。[/FONT]
[FONT=宋体]6[/FONT][FONT=宋体]、制多山部。[/FONT]
[FONT=宋体]7[/FONT][FONT=宋体]、西山部。[/FONT]
[FONT=宋体]8[/FONT][FONT=宋体]、北山部。[/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现把“小乘二十部”列表如下:[/FONT]
[FONT=宋体]大众部[/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一、[/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一说部[/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说出世部[/FONT][/FONT]
[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鸡胤部[/FONT]
[FONT=宋体]二、[/FONT]
[FONT=宋体]4[/FONT][FONT=宋体]、多闻部[/FONT]
[FONT=宋体]三、[/FONT]
[FONT=宋体]5[/FONT][FONT=宋体]、说假部[/FONT]
[FONT=宋体]四、[/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6[/FONT][FONT=宋体]、制多山部[/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7[/FONT][FONT=宋体]、西山部[/FONT][/FONT]
[FONT=宋体]8[/FONT][FONT=宋体]、北山部[/FONT]
[FONT=宋体]上座部[/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一、雪山部[/FONT]
[FONT=宋体]二、说一切有部[/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犊子部[/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法上部[/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贤胄部[/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4[/FONT][FONT=宋体]、正量部[/FONT][/FONT]
[FONT=宋体]5[/FONT][FONT=宋体]、密林山部[/FONT]
[FONT=宋体]6[/FONT][FONT=宋体]、化地部(法藏部)[/FONT]
[FONT=宋体]7[/FONT][FONT=宋体]、饮光部[/FONT]
[FONT=宋体]8[/FONT][FONT=宋体]、经量部[/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通过“绪论”与这一节的了解,可以得出以下结论:[/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佛经中水分极大,并且在流传过程中被教徒添枝加叶。[/FONT]
[FONT=宋体]如:[/FONT][FONT=宋体]释迦牟尼出生的迦毗罗卫国:土地约长二十公里,宽十六公里,面积约三百二十平方公里。据说这片土地上有十个城邦,共有八万户人家,约有五十万人。许多佛教书籍上称迦毗罗卫地大物博,社会富饶。那是夸张之词。[/FONT]
[FONT=宋体]再如:[/FONT][FONT=宋体]据佛教经典中说,净饭王为太子完婚,给他在宫苑中造了冬天住的暖殿,夏天住的凉殿,和春秋住的中殿。苑中广造池台,栽种花木,并以许多宫娥彩女随侍。净饭王希望以人间宫室犬马,声色歌舞来羁绊太子,以免他出家修道。关于这些,经典中有许多夸张性的叙述。关于完婚,则谓:“王即令诸臣择采吉日,遣车万乘,而往迎之”。关于宫中生活,则说:“太子父王为立三时殿,殿有二万彩女,三殿凡六万彩女……”云云。这些都夸张的十分离谱。迦毗罗卫国距天臂城只有一河之隔,“遣车万乘”迎亲,怕不把道路塞满?以人口约只有五十万人的小国,怎么会有六万名适龄的少女呢?[/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释迦牟尼只是一个人,而不是信徒们口中的神。[/FONT]
[FONT=宋体]释迦牟尼死(涅?)后,由于后世弟子对于佛陀的崇敬与怀念,或为了宗教上的原因,把佛陀圣化、神化、梵化、塑造成了大乘经典中理想化的佛陀。这位理想化的佛陀,具有不可思议的神通与法力,他超越了人间,上升到天界。他不是人间的觉者和智者,而被塑造成了神――众神之上的神,有如造物主似的上帝。有些经典中夸张的称:佛陀居则金刚宝座,行则地涌莲花,外出则梵天执伞,帝释前导;讲经则天龙八部护持左右。在特殊事故时,则大地震动,天雨香花。这种超乎常情的渲染,绝不是佛陀生前的真面目。[/FONT]
[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释迦牟尼所讲的内容并不是全由他一人所创,而是在继承了他当时的一些已有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FONT]
[FONT=宋体]4[/FONT][FONT=宋体]、在佛学典籍中有很多都是托古之作,并且也有一些虚拟的人物。[/FONT]
[FONT=宋体]5[/FONT][FONT=宋体]、佛学文化是很多人从不同角度,探索人生、宗教的总汇。[/FONT]
[FONT=宋体]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佛学文化,则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是由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才形成的,并非所有典籍都是释迦牟尼一人所作。[/FONT]
[FONT=宋体]6[/FONT][FONT=宋体]、信徒们口中的神佛是不存在的。[/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佛教中所谓的神佛,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些有所悟或有些特异功能(异于常人功能)的人而已。[/FONT]
[FONT=宋体]关于4、5所谈到的问题将在下一节中具体讲述。[/FONT]
引用网址:http://zhenxishijian.spaces.live.com/
如果想了解更多情况,请到上面的网址查看。

愉悦 : 2009-04-27#5
《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五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五[/FONT]
[FONT=宋体]作者:樊振林 邮箱:bml689@gmail.com[/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第三节 大乘佛学阶段[/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有:[/FONT]
[FONT=宋体]一、大乘思想的兴起[/FONT]
[FONT=宋体]二、大乘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三个不同阶段[/FONT]
[FONT=宋体](一)、初期大乘[/FONT]
[FONT=宋体](二)、中期大乘[/FONT]
[FONT=宋体](三)、后期大乘[/FONT]
[FONT=宋体]下面就具体介绍。[/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大乘佛学阶段:[/FONT][FONT=宋体]也就是“大乘佛教时期”,大约从公元一世纪中叶至七世纪。大乘佛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即初期大乘(约一世纪中叶至五世纪)、中期大乘(约五世纪至六世纪)、后期大乘(约六世纪至七世纪)。[/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一、大乘思想的兴起[/FONT]
[FONT=宋体]佛陀去世后五百年顷,大约在公元第一世纪间,大乘思想兴起,大乘经典逐渐出现。[/FONT]
[FONT=宋体]所谓大小乘的“乘”,是运载的意思。[/FONT][FONT=宋体]小乘是小的交通工具,如鹿车羊车,只能用以自载;大乘如牛车象车,自载兼载别人。[/FONT]
[FONT=宋体]佛教小乘,是大乘佛教兴起后,所加给以前佛教贬义性的名称,而不是部派佛教自居为小乘。[/FONT]
[FONT=宋体]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乘思想的兴起,是从部派佛教发展出来的。当然并不是由部派佛教演变为大乘佛教,而是大乘佛教受到部派佛教的影响,这其间,受到大众部的影响最大。大乘思想的特征,在于其利他精神――即所谓菩萨乘的精神。照大乘学者看,小乘之所以为“小”,在于其思想保守,墨守成规,对经典的解释固定化,对戒律的条文一成不变。具有大乘思想的无名学者认为:“与其追求经典文字表面的意义,不如追求经典文字背后的精神”。在这种观念思想影响下,大乘经典逐渐出现,而最早出现的是般若一系的经典。[/FONT]
[FONT=宋体]如此说来,大乘经典就不是佛陀所说的了?的确如此,“大乘非佛说”不是新课题,它在国际佛学研究界已讨论了数百年之久。不过,当初编纂经典,冠以“佛说”的那些无名天才学者,他们认为并没有伪造经典的意识,他们充满信心的认为:唯有这样说,才是佛陀的本意。在出现于四、五世纪间的《大乘庄严经论》卷二中称:“有人疑此大乘经典非佛所说,云何有此功德可得,我今决彼疑网,成立大乘真是佛说……”。论中列举出了八点理由,其中有一条大意说:如此深广的妙法,不是佛说,谁能说得出呢?[/FONT]
[FONT=宋体]佛家的人认为:[/FONT][FONT=宋体]佛法不一定须由佛亲口所说,因为宇宙间本然的理则,是佛所证悟,而非佛所制定。佛陀曾说:“如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性法住,法界安住”。佛说的法,是宇宙真理,佛弟子与佛所证的真理,程度上虽有不同,而真理的本质无异。佛弟子以其所证悟的真理对众宣说,也可称之为佛法。因此,佛经中载有佛法是由五种人所说,即佛说、佛弟子说、天人说、神鬼说、化人说。[/FONT]
[FONT=宋体]不过,编纂大乘经典的学问僧们,以婆罗门种姓出身的学者居多,他们自幼都受过婆罗门教育,以后才皈依佛教出家,所以,后世的佛经有明显的“梵化”倾向。并且对佛陀的圣化也逾趋明显,这就模糊了作为凡人佛陀的本来面目。[/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二、大乘佛教发展的几个阶段[/FONT]
[FONT=宋体]大乘佛教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FONT]
[FONT=宋体](一)、初期大乘[/FONT]
[FONT=宋体]初期大乘,约一世纪中叶至五世纪。[/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初期大乘时期出现的典籍[/FONT]
[FONT=宋体]首先是大乘经典次第出现,继般若一系的经典之后,《宝积经》、《华严经》、《法华经》、《维摩经》、及净土经典也先后出现了。[/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龙树及其中观学派(空宗)[/FONT]
[FONT=宋体]在公元三、四世纪间,[/FONT][FONT=宋体]以龙树菩萨创立的“中观学派”成为大乘佛教的主流。[/FONT]
[FONT=宋体]龙树、提婆这一系的理论,在印度被称为“中观学派或中观宗”,也称“空宗”。后世称为“性宗”、“般若宗”。[/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印度一代大哲龙树,住世年代约在公元150至250年之间,他是南印度婆罗门种姓,自幼受婆罗门传统教育,后来皈依佛教。当时南印度已有大乘经典流行,他读过之后不满足,传说他游行北印度时,自雪山地区一个老比丘处得到一部分大乘经典,又在大龙族聚居之地得到许多大乘经典,这样就更充实了他的大乘理论。他回到南印度,把早期的般若思想组织起来,完成了“缘起性空”的宗教哲学体系。[/FONT]
[FONT=宋体]龙树住世的时代,印度思想界的潮流,一方面是外道的诸法或常或断思想,一方面是小乘有部的“我空法有”,且“三世实有,法体恒有”思想。他造诸论典,“破邪显正”,这种思想表现在《中观论》一书中。如“八不偈”所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FONT]
[FONT=宋体]八不:[/FONT][FONT=宋体]其实就是全盘否定――在诸法空性上,否定小乘、外道的生灭、常断、一异、来去诸戏论。诸法空性,也表现在“三是偈”上。即所谓:诸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FONT]
[FONT=宋体]龙树的著作很多,有千部论著之称,除《中观论》外,主要的还有《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继承龙树学说的,是他的弟子提婆。提婆所著的《百论》,与龙树的《中论》及《十二门论》,合称三论。是后来我国三论宗所依论典。[/FONT]
[FONT=宋体]龙树、提婆的空观,是以“诸法无自性”立论,并非徒持空见,只宣扬一切皆空。[/FONT][FONT=宋体]然而传至后世,则流为“顽空”――后学者执一切皆空,在世俗谛方面,不施设“有”;在胜义谛方面,真理也是“无”。这种情况称为“恶取空”,也称“沉空”。[/FONT]
[FONT=宋体](二)、中期大乘[/FONT]
[FONT=宋体]中期大乘,[/FONT][FONT=宋体]约在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二百之间。[/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中期大乘时期出现的典籍[/FONT]
[FONT=宋体]在这一时期《涅?经》、《胜鬟》、《菩萨藏经》、《解深密经》等经先后出现。[/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无著、世亲及其“瑜伽行学派”(有宗)[/FONT]
[FONT=宋体]在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二百之间,无著、世亲的“瑜伽行学派”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FONT]
[FONT=宋体]无著、世亲这一系的理论,在印度被称为“瑜伽行学派”,也称“有宗”。后世称为“相宗”、“唯识宗”。[/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佛去世后九百年左右,无著、世亲两大论师出世。[/FONT]
[FONT=宋体]无著生活的年代,约为公元395至470年之间。[/FONT]
[FONT=宋体]世亲生活的年代,约为公元420至500年,他是无著的异母弟弟。[/FONT]
[FONT=宋体]据说天宫兜率内院的弥勒菩萨,应无著之请,在中印度阿瑜遮那国,为无著说《瑜伽师地论》、《分别瑜伽论》、《大乘庄严论》、《辩中边论》、《金刚般若论》五部大论,无著承弥勒之说,与其弟世亲把五部大论做了一番综合整理工做,依此建立“瑜伽行学派”。但弥勒不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也许世间另有一个名叫弥勒的人。或者,五部大论就是无著的著作,只不过是假托弥勒之名行世的。更可能的是,早在无著之前,就有许多无名的饱学的瑜伽师,而无著是继承他们的学说而加以发扬的。[/FONT]
[FONT=宋体]无著、世亲为矫治当时“沉空”的弊端,而标示“有”义。此有,不是小乘外道的诸法实有,而是破我法二执后所显示的“真空妙有”。[/FONT]
[FONT=宋体]印度的大乘佛教,以中观、瑜伽二派为代表。[/FONT]
[FONT=宋体]印度佛教,以世亲在世时为发展的最高点,此后就逐渐衰颓了。世亲以后,虽也出现许多论师,但并无独创性的学说,只是一些注释、训诘类的著作。[/FONT]
[FONT=宋体](三)、后期大乘[/FONT]
[FONT=宋体]后期大乘,约在六世纪至七世纪。这一阶段的大乘佛教逐渐衰弱,已经不是佛教的主流了。[/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月称及其著作。[/FONT]
[FONT=宋体]生活于公元600年至650年的月称论师,是印度中观学派的继承者,他著有《净名句论》、《入中论》等著作,重振中观学风。[/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法称及其著作。[/FONT]
[FONT=宋体]与月称同时人的还有法称,著有“量评释”等论多种,称为“法称七论”。他是将经量与瑜伽综合,以经量部的理论应用于瑜伽,完成了“有相唯识心”理论。[/FONT]
[FONT=宋体]公元5世纪末,笈多王朝衰微,最终崩溃,印度又处于各小国对立的状态。到了7世纪初,印度戒日王统一全印度,然而其统治前后仅有40年(公元606~647年),之后,印度再度分裂。[/FONT]
[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玄奘。[/FONT]
[FONT=宋体]在这一段时间中(公元606~647年),中国的玄奘大师到了印度。玄奘是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由长安出发,经西域到达印度,主要是在那烂陀寺戒贤论师座下,以唯识思想为学习重心。公元645年返国,带回“瑜伽行学派”的经典,依此建立了扬唯识理论的中国的法相唯识宗。并纂成《唯识论》。[/FONT]
[FONT=宋体]4[/FONT][FONT=宋体]、义净。[/FONT]
[FONT=宋体]印度的大乘佛教,以中观、瑜伽二派为代表。[/FONT]
[FONT=宋体]义净[/FONT][FONT=宋体]是唐高宗咸淳二年(公元671年),是由广州走海路到印度求法的,他也在那烂陀寺学习,公元695年返回长安,离国前后二十五年。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称:“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第四节 密乘佛学阶段[/FONT]
[FONT=宋体] [/FONT]​
引用网址:http://zhihui68.blogspot.com/
如果想了解更多情况,请到上面的网址查看。

愉悦 : 2009-05-09#6
《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二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二[/FONT]
[FONT=宋体]作者:樊振林 邮箱:bml689@gmail.com[/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第二节 小乘佛学阶段[/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有:[/FONT]
[FONT=宋体]第一,原始佛教时期[/FONT]
[FONT=宋体]一、佛教诞生时的社会背景[/FONT]
[FONT=宋体]二、佛教诞生时的科技自然状况[/FONT]
[FONT=宋体]三、佛教诞生时的文化背景[/FONT]
[FONT=宋体]四、当时的宗教状况[/FONT]
[FONT=宋体]五、佛陀的四十五年游行教化[/FONT]
[FONT=宋体]第二,部派佛教时期[/FONT]
[FONT=宋体]一、上座部[/FONT]
[FONT=宋体]二、大众部[/FONT]
[FONT=宋体]下面就具体介绍。[/FONT]
[FONT=宋体]小乘佛学阶段分为两个时期,具体是: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第一,原始佛教时期[/FONT]
[FONT=宋体]原始佛教,[/FONT][FONT=宋体]也就是早期佛教,这一时期大约从释迦牟尼创立佛教至释迦牟尼圆寂后一百年左右,是佛教的最初传播阶段。[/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一、佛教诞生时的社会背景[/FONT]
[FONT=宋体]当时的社会情况类似中国的诸侯割据。[/FONT]
[FONT=宋体]公元前六世纪,佛陀出世前后,印度的国际形势,是十六大国、无数小国林立,互相征伐兼并,就象我国的战国时期(公元前六世纪,也正是我国东周的战国时期)。兵祸连连,生灵涂炭,社会动荡不安。森严的四姓制度,政治地位的不平等,经济分配的不平均,首陀罗种姓的贱民,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FONT]
[FONT=宋体](一)、印度人的种姓制度。[/FONT]
[FONT=宋体]印度人的四种种姓制度,就形成了传统的四种阶级,大体如下:[/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婆罗门:[/FONT][FONT=宋体]为世袭而职司祭祀的专业僧侣,是宗教文化教育的中心,位居上品,受人尊敬,为精神及思想领导的高阶层。举凡军国政治,也都为其所左右。[/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刹帝利:[/FONT][FONT=宋体]即王侯武士,集军政权于一族,为世袭的统治者。[/FONT]
[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吠舍:[/FONT][FONT=宋体]为从事农工商的平民阶级。[/FONT]
[FONT=宋体]4[/FONT][FONT=宋体]、首陀罗:[/FONT][FONT=宋体]为地位卑下、生活艰苦的世奴贱民。[/FONT]
[FONT=宋体]上述古印度的四种姓及阶级制度,一直牢不可破,经过三千多年以来,其观念的残存,还未完全泯灭。[/FONT]
[FONT=宋体](二)、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阶层人的思想及人生历程。[/FONT]
[FONT=宋体]因为婆罗门阶级掌握文化教育,依据“四吠陀”经典而崇尚“神人”“神我”的思想,形成印度历史文化中心的“婆罗门教”,渐次普及影响到印度人三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等三阶层的思想意识,始终倾向于出世的沙门(修道人)生活。他们思想的人生历程,概括的分为四个时期:[/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净行时期:[/FONT][FONT=宋体]即青少年时代的教育生活时期。他们到达一定年龄(婆罗门弟子,从八岁到十六岁之间。刹帝利的弟子,从十一岁到二十岁之间。吠舍的弟子,从十二岁到二十四岁之间),便出家就学,学习吠陀等学问。经过规定年限,便有十二年、二十四年等,期满学业成就,便可回家还俗。[/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家居时期:[/FONT][FONT=宋体]也就是壮年的生活时期,可以结婚生子,负担家庭生活,善尽一家之主的责任。[/FONT]
[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林栖时期:[/FONT][FONT=宋体]即是中年的栖隐山林,潜心修道的生活时期。因在壮年时代,已经完成人生家居的义务,从此深隐高蹈,勤修苦行,学习各种禅定思维的方法,以求“神我”的升华。[/FONT]
[FONT=宋体]4[/FONT][FONT=宋体]、遁世时期:[/FONT][FONT=宋体]由中年的修行,进入衰老岁月,修行生活,经告一段落,身心绝对净化,道果业已圆成,从此便遁迹山林,脱屣尘境,再不参预世事了。[/FONT]
[FONT=宋体]这种理想的人生,除了婆罗门本身的倡导和享受以外,其余刹帝利和吠舍两阶级,也可效法。但贱民阶级的首陀罗,却永远无法分享,这种宗教生活,根本就被禁止。因此,有了刹帝利的反感,逐渐不满婆罗门所领导的思想旧规,他们脱颖而出,对于宗教、哲学、文化、教育等等,都有新思潮的鼓荡。从而寻究真理世界的真谛,研求“神我”灵魂的究竟,乃至探究宇宙万象的根源,以与婆罗门的传统精神互相抗衡。但婆罗门的地位依然屹立不动,婆罗门的思想,仍是深入难变。[/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二、佛教诞生时的科技自然状况[/FONT]
[FONT=宋体]在佛教诞生的时代,是科技水平很低的封建社会。[/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三、佛教诞生时的文化背景[/FONT]
[FONT=宋体](一)、印度早期的文化状况[/FONT]
[FONT=宋体]任何一个宗教的成长,必然有它的文化背景[/FONT][FONT=宋体]。佛教的诞生也不例外,在它之前的文化共经历了三个时期具体是:《吠陀》时代、《净行书》时代、《奥义书》时代。[/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吠陀》时代。[/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约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后,雅利安人之侵入印度。雅利安人的宗教信仰,是自然崇拜。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自然界有极大威力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水火昼夜等,不能理解,以为各有神祗司理,他们礼拜诸神,颂赞诸神。所以,有许多想象力丰富、词句美丽的诗篇。这些赞歌由七个家族分别保留下来,到后来有了祭祀的仪式,祭司们把古代赞歌加以汇集,应用到祭祀上,祈求子孙繁衍,家畜增殖,降雨丰收,战争胜利等等,这就是最古老的吠陀圣典,黎俱吠陀。[/FONT]
[FONT=宋体]吠陀:[/FONT][FONT=宋体]是梵文Veda的音译,是智识的意思。雅利安人称此为七戢所作,是天启的圣典。黎俱吠陀的完成,大约以公元前一千二百年为中心。此后的一两百年间,又有沙摩吠陀、夜柔吠陀的编集,最后又有阿达婆吠陀的出现。阿达婆吠陀,是在该地者着达罗毗荼人间流传的降福、攘灾或咀咒仇敌的咒语,为雅利安人吸收采用到祭典中,而取得第四吠陀的地位,四吠陀的完成,大约是公元前八百年间的事。这四吠陀的内容,大致如下:[/FONT]
[FONT=宋体](1)、黎俱吠陀:[/FONT][FONT=宋体]四吠陀中,黎俱吠陀是最原始的一种,这是雅利安人居住在五河地区的时候,诗人歌颂大自然的诗句,及招请诸神至祭祀场所的赞歌。这是在祭祀的时候,献给诸神的赞唱。[/FONT]
[FONT=宋体](2)、沙摩吠陀:[/FONT][FONT=宋体]这是苏摩祭时所用的赞歌,由一千五百四十九颂所组成,分为二卷。多是预祝丰年的赞歌。[/FONT]
[FONT=宋体](3)、夜柔吠陀:[/FONT][FONT=宋体]这也是纯为祭祀用的赞歌,它的出世较晚,约是雅利安人离开五河,移居阎牟那河拘罗地方的作品,它是由韵文与散文混合而成的。[/FONT]
[FONT=宋体](4)、阿达婆吠陀:[/FONT][FONT=宋体]阿达婆吠陀与前三者不同,前者是公认的圣典,而此则全是个人招福攘灾、咀咒仇敌的咒法,古代印度称前三吠陀为“三明”,视为三位一体,这些则是后来附加的。[/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净行书》时代。[/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时代渐次进步,《吠陀》的哲学理论,不能尽合人们的要求,于是才有《净行书》的兴起,促使婆罗门阶级而形成巩固的婆罗门教。《净行书》,包罗万象,是印度原始宗教婆罗门教的哲学宝典。《净行书》的要义,大部分仍然继承《赞颂》的祭祀歌咏、祈福禳灾的方式。在它的宗教哲学方面,对于吠陀哲学中造化一切主神的原人论,加以蜕变,崇奉一个造物主宰的神,它是梵我不二的。这个主神,便是‘梵’。梵,就是绝对清净至真的意思。人性的我,与梵我不二,类似于后世儒家的天人合一,和其他宗教的神我合体的意思。后来这个大梵的宗教意识,与梵我不二的哲学,一直深植于印度哲学的思想之中,直到现在的印度教和瑜伽术等,他们的最高目的,还是企求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但由崇奉《净行书》形成的婆罗门教,同时仍依循吠陀传统,崇拜自然伟大,采取下层阶级普遍敬奉的阿修罗、恶鬼、罗刹等神怪,一律加以尊敬。[/FONT]
[FONT=宋体]《净行书》与婆罗门教相比唯一的特点,就是加上宗教哲学的因果报应。众生业力流转生死轮回,由于宿世不同善恶的种因,便有今生各别苦乐的果报。因此才有所谓“上天堂”与“下地狱”的说法,这就是业果报应的最初来源。[/FONT]
[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奥义书》时代。[/FONT]
[FONT=宋体]初期奥义书的出现,是公元前七百年间的事。[/FONT]
[FONT=宋体]奥义书,音译优波尼沙陀,有“近侍”、“侍坐”的意思。意思是说:这是师徒近坐,所传达的秘密教义。《奥义书》,是印度的宗教哲学,不是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作品,那是历时数百年,无数婆罗门学者思想结晶与知识分子和平民普遍的哲学总汇。[/FONT]
[FONT=宋体]近代学者研究,总共有二百多种,后世所流传者通常说是一百零八种。以其文体、语法内容来区分,可分为三个时期:[/FONT]
[FONT=宋体](1)、初期的奥义书。[/FONT][FONT=宋体]出现在佛教之前,约在公元前七至六世纪间,全部是散文体裁。[/FONT]
[FONT=宋体](2)、中期的奥义书。[/FONT][FONT=宋体]是公元前四百年至二百年间的作品,其中以韵文为主,间有散文。[/FONT]
[FONT=宋体](3)、后期奥义书。[/FONT][FONT=宋体]是公元前二百年,至公元后二百年的作品,也是以散文为主。[/FONT]
[FONT=宋体]《奥义书》的主要思想是:[/FONT]
[FONT=宋体](1)、确定梵我不二[/FONT]
[FONT=宋体]无论在形而上的造化主的本质,与形而下的自我的本质,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世界万象,本来就与我同根所生。《净行书》的哲学,由肉体的生命说到心灵的生命,但到此为止,说不出一个所以然。《奥义书》却把潜在身心内部的自我,分成五藏与四位。所谓四位,就是:醒位、梦位、熟眠位、死位。所谓五藏,就是:食味所成我、生气所成我、意识所成我、认识所成我、欢喜所成我。这个“欢喜所成我”,就是灵魂自我的至高无上,绝对快乐的境界。[/FONT]
[FONT=宋体]总之,《奥义书》的梵我哲学,它的最终目的,就是把个人的小我,超脱升华而归到大我的大梵里去,如百川汇海,整个宇宙、各种事物,无非就是一个大我的变化而已。[/FONT]
[FONT=宋体](2)、大梵化生万象[/FONT]
[FONT=宋体]这个世界的万象,包括天人动植飞走等生物,都是大梵的化生,它由地、水、火、风、空五大种子,化生卵、胎、热、湿、马、人、象,动植飞走等物类。好象大海扬起的波浪,变幻生出各种现象。它并无目的,只是游戏性地在变化,所以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只是一个梵我是实存的。从大梵生起世界万象的程序,大约可分为四个阶段:[/FONT]
[FONT=宋体]第一,先由名色的我(可以说是抽象观念的主观作用),开展这个世界。[/FONT]
[FONT=宋体]第二,再有太初的我,生起欲望,由于欲望的想象,才流出水、火、大地等三大原素,做成人我。[/FONT]
[FONT=宋体]第三,由人我的化合,进入其他各种现象。[/FONT]
[FONT=宋体]第四,由我再造世界,才有海和风,生命和死亡。梵我从生命类的顶门进入,做成人我。[/FONT]
[FONT=宋体]人我也就是“有情”的中心。所谓“有情”,包括很广,天人的群类,和世界上的各种生物。梵的自性有两面,第一,可以始终保持本体的本位。第二,发展做成一个生活的人我。换言之,一面有力量组织成人我的身体(似肉体的);另一面又变做一个生命的力量,进而成为有情物的命(类灵魂的)。肉体的部分,有五种风与三德,五种风相似道家所谓的气机,有呼、吸、介风、死风、消化风等。三德就是喜、忧、暗。梵我被肉体和心识所包围,不得解脱,犹如禁闭在牢狱中一样,它水远在心脏内底的小空处。永久禁闭着我的有关机能,便是生气(呼吸)根、意等作用。眼、耳、鼻、舌、皮,名为知根,是认识的泉源。手、足、舌、排泄器官、生殖器官等,名为根,足意志的泉源。中间联络的主管,就是意。醒时,由五风与根等,全部都在活动。梦时,只是五风和意在活动。睡眠时,意也休止,只有五风在活动。觉位,便是解脱的境界,正是那个无喜、无忧、无痛苦、无快乐的梵我的欢喜地。[/FONT]
[FONT=宋体](3)、轮回与解脱[/FONT]
[FONT=宋体]人我有情的命运,只有两条路。一是,跟着现象在继续变化,便是轮回。二是,返还到大梵的本位,便是解脱。有情界不能解脱,便都有天、地、空三界中轮回五道四生。五道,便是:天道、祖道、人道、兽道和地狱道。四生,便是:胎、卵、湿、化四类生命。《?义书》最终的目的,就是求得解脱,脱离罪恶和烦恼,就是悟得人性中唯一不二的梵净。人之所以不能还到梵净,是因为无明的障碍,反之,明了就可觉得梵净。人们怎样才可以返还梵净呢?只有修习禅定和瑜伽,抑制感觉和表象的活动,念诵梵的表征?(嗡)字的密语(密咒),念念相续,就可以渐渐把握身心,进入真净的梵我和大梵重新合一不二的境界。[/FONT]
[FONT=宋体]现象界的轮回也可以分为三条途径:[/FONT]
[FONT=宋体]第一,一个人如果恭谨如仪的从事祭祀,死后便能由天道而生于太阳的世界,回归于梵,获得永恒的幸福。[/FONT]
[FONT=宋体]第二,一个人如不能恭谨如仪的行祭祀,死后则经由祖道生于月的世界,转生为人。[/FONT]
[FONT=宋体]第三,行恶者则生于第三道――兽道或地狱道。[/FONT]
[FONT=宋体]这一业与轮回的理论,后来被佛教加以融摄,并改变了其内容。[/FONT]
[FONT=宋体]综观印度的宗教哲学,由《吠陀》经典到《净行书》,再变而为《?义书》,探讨宇宙人生的态度与方法,越来越严密,?容也逐渐充实而包含广博,但《?义书》的思想,矛盾百出,仍然不能跳出婆罗门教的范围。[/FONT]
[FONT=宋体](二)、在佛教诞生时,当时的文化思想状况[/FONT]
[FONT=宋体]当时的文化思想情况是:当时是一个邪说充斥、思想混乱的时代。[/FONT]
[FONT=宋体]追求真谛的精神,也是人类潜在的愿望,于是追求真谛的各派哲学便从“宗教哲学”中脱颖而出,在释迦牟尼创建佛教的前后期间,各派哲学纷纷独立,都自有它的哲学系统,和思想组织的体系。按照一般研究印度哲学的习惯,都称它们为“正统六派、异宗三派”。所谓“正统六派”,指数论、瑜伽、胜论、正理、弥曼差、吠檀多派。这六派仍然承认《吠陀》以来哲学的权威,可以说是婆罗门教的“正统派”。所谓“异宗三派”:指佛教、耆那教、顺世派。这三宗是“反正统”,不承认吠陀思想的权威。[/FONT]
[FONT=宋体]“正统六派”的大体内容如下:[/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数论派。[/FONT]
[FONT=宋体]数论派的世界观是二元论,说宇宙的根元,有物质原理的自性,与精神原理的神我,由这两种的发展,而用大我慢、五知根、五作根、心根、五唯、五大、二十三谛等来说明各种现象。[/FONT]
[FONT=宋体]数论派的哲学,首先便是确定这个现实世界,纯苦无乐,要求解脱,必须先了解苦因,但它认为生天、祭祀、祈祷等方法,并非究竟解脱。这个世间,为三苦所逼:(1)、依内苦,包括病苦(风、热、痰等)和心苦(可爱别离、怨憎聚会、所求不得、有生就苦)。(2)、依外苦,不能摆脱物质世界的迫害等。(3)、依天苦,不能脱离自然界的束缚等。[/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他们建立因中有果论,立自性神我二元的根本原理。同时又建立二十五谛为宇宙人生的真谛。立三种量论:(1)、证量(又名现量,不含推比的直觉经验)。(2)、比量(由推理而得的知识)。(3)、圣言量(以圣者的教说为依据量知事物)。正理派在这三种量以外,又加比喻量。因此认为神的存在,不能证明,就是不可知数,所以接近于无神论者。所谓二十五谛,如附表:[/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非能造[/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非所造者[/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神我[/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能造者[/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自性[/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能造所造者[/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大(觉)我慢[/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五唯:色、声、香、味、触。[/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所造者[/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五 大:空、风、火、水、地。[/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五知根:耳、皮、眼、舌、鼻。[/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五作根:舌、手、足、男女根、大遗根。[/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心根[/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数论派的哲学思想,显然由婆罗门的宗教意识脱颖而出,倾向于理性的探讨和生命的研究,要求解脱轮回而证道果。中国《大藏经》中数论派的典籍,有真谛所译的《金七十论》,可供研究。但整个思想系统,和理论的条理,仍然缺点很多,不能自圆其说。[/FONT][/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瑜伽派。[/FONT]
[FONT=宋体]瑜伽派依数论派思想,成立瑜伽哲学。[/FONT]
[FONT=宋体]瑜伽派的哲学思想,本来与数论派如出一辙。只是数论的宗旨,大有倾向无神论的成分;瑜伽派却建立超然一尊的神“大自在天”。瑜伽的意思,有冥想观行,天人相应的作用,所以有的译为“相应”,有的意译为禅、禅思、禅观。《瑜伽经》分为四品:[/FONT]
[FONT=宋体]一、三昧品(禅定中的觉受),阐述三昧的本质。[/FONT]
[FONT=宋体]二、方法品,阐述入三昧的修炼方法。[/FONT]
[FONT=宋体]三、神通品,阐述神通的原理和它的种类。[/FONT]
[FONT=宋体]四、独存品,阐述最高的目的,达到无束缚,绝对自在的神我境界。[/FONT]
[FONT=宋体]瑜伽派的哲学,大体与数论派相似,只把“自性”改作第二十四谛,把“神我”作第二十五谛,立大自在天(伊湿伐罗)为第二十六谛。自在天是无情、无想、无业,不受业果,超然于苦乐业报以外,扩展至超时空的大神我。它是一切天人师,它的表记密语是梵文的?(嗡)字,念诵它就可以得到相应。但瑜伽派所立的神,与人我的身心,又是不可分开的,所以他们的修炼方法和原理,又都从心理与生理入手,绝欲清心,自求解脱。[/FONT]
[FONT=宋体]瑜伽的修炼方法,由八支行法而达到神通解脱的境界。[/FONT][FONT=宋体]所谓八支行法,便是禁制、劝制、坐法、调息、制感、执持、静虑、等持。[/FONT]
[FONT=宋体](1)、禁制。[/FONT][FONT=宋体]就是行为的戒律,要守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贪的五戒。[/FONT]
[FONT=宋体](2)、劝制。[/FONT][FONT=宋体]就是清净的行为,要知足、苦行、学习念诵和记诵,虔敬大神的五事。[/FONT]
[FONT=宋体]以上两条,无论修道与在俗,都应共同遵守。自第三坐法以下,就只宜修炼瑜伽行者的特别修行。[/FONT]
[FONT=宋体](3)、坐法。[/FONT][FONT=宋体]共有八十四种至九十六种之多,有莲花坐、狮子坐、鸡坐、拜坐等等。还有双手十指结成的手印(有许多种),这些都是达到神通成就的秘密表记。[/FONT]
[FONT=宋体](4)、调息。[/FONT][FONT=宋体]练习呼吸气功的各种方法。[/FONT]
[FONT=宋体](5)、制感。[/FONT][FONT=宋体]控制身体的感觉,有收摄六根的龟缩法等,可以达到如动物冬眠的状态。[/FONT]
[FONT=宋体](6)、执持。[/FONT][FONT=宋体]使令此心不动,断绝一切妄想,制心一处。[/FONT]
[FONT=宋体](7)、静虑。[/FONT][FONT=宋体]由持心不动,可使境与心冥,得浑然合一的禅定。[/FONT]
[FONT=宋体](8)、等持(即三昧,或称为三摩地)。[/FONT][FONT=宋体]终使心如虚空,境照万象。由执持到静虑和等持三支,是瑜伽的中心行法。由此而获得不可思议的神通和智慧。换言之,最后达到启发自我不可思议的潜在力量,从自性而获得解脱,进入智慧的境界。但三摩地也有深浅的不同,大体分有想(有思维)、无想(无思维)两种。无想就是无想定的最高境界,由有心到达无心的妙境,可以使神我超然独照。修习瑜伽,能够成就神通。据《方便心论》所记载,瑜伽外道有“八微”和“八自在”说法。“八微”就是四大(生理变异)和空、意、明、无明。“八自在”就是能小、能大、轻举、到远、随心所欲、分身、尊胜、隐没(隐身)。[/FONT]
[FONT=宋体]瑜伽派的哲学,与其说它是学术思想,不如说它是实证主义,[/FONT][FONT=宋体]它的理论,也由于上古以来《奥义书》的层层蜕变,尤其注重禅思与观行,用身心求证宗教哲学的真谛,所用的方法,是近于科学的。印度任何宗教与学派,求证的方法,都离不开瑜伽的禅观,佛教也不例外,只是求证所得的,有程度深浅,与见地正确与否的差别。[/FONT]
[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胜论派。[/FONT]
[FONT=宋体]胜论派对于现实世界,立足于多元论,主张物理的世界观,用实、德、业、同异、和合、根本六句义的六种范畴,说明一切。[/FONT]
[FONT=宋体]胜论派:[/FONT][FONT=宋体]梵语“吠业史迦”,又译作“卫世师”,有差异、特性等意义。初以六句义立宗,后又演为十句义。中国《大藏经》中收藏有玄奘法师译、慧月论师著的《胜宗十句义》,大约如下:[/FONT]
[FONT=宋体](1)、实,梵语“陀罗标”的意译,说宇宙万有实体的本质包括时间和空间(体)。[/FONT]
[FONT=宋体](2)、德,梵语“求那”的意译,说宇宙万有的现象(相)。[/FONT]
[FONT=宋体](3)、业,梵语“羯磨”的意译,说万有的作用(用)。[/FONT]
[FONT=宋体](4)、同,说万有各种现象不同中有共同的原则。[/FONT]
[FONT=宋体](5)、异,说万有同中有各自差异的特性。[/FONT]
[FONT=宋体](6)、和合,说实德、能所等,全体与部份等类之间的关系。[/FONT]
[FONT=宋体](7)、有能,说万有实德业本身的功能。[/FONT]
[FONT=宋体](8)、无能,说自果自生,不涉他果。[/FONT]
[FONT=宋体](9)、俱分,说同体中互通,例如人和人。非同体中互异,例如人非禽兽。[/FONT]
[FONT=宋体](10)、无说,说万有及各种现象毕竟的不存在。[/FONT]
[FONT=宋体]“十句义”是胜论派的总纲,由十句演绎分析,内容包含心理、生理、物理、精神、时、空等理论。对于物质世界,他们认为是客观的存在。同时建立极微的学说,分析物质大种,相似于现在通行的微细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以及元素粒子物理学等等的学说。认为极微无数而常住,由不可见力,集合离散。分析到无可分处,就是极微,并无别有所造的主宰。极微不可见,不可再分析,它永恒不变不灭,无始无终,它的形状是圆体的。它如光尘(日光中的飞尘)的六分之一大小。但是地水火风四大的极微,又各自不同,它们有色、味、触,犹如液体,极微互相拥抱,成二重极微,名为“子微”。三个二重极微相合,成三重极微,名为“孙微”,它的大小就和光尘相同了。四个三重极微相合,成四重极微等等,这样辗转相依,形成三千大千世界。[/FONT]
[FONT=宋体]这一理论与希腊初期哲学的原子论、唯物论、与中国《易经》的阴阳学说,有些地方有异曲同功之妙,近于自然科学。但这种学说因发生在印度,而印度文化的传统精神,最后的宗旨,都是要求超脱人间世界,所以胜论派最终的目的,仍然为求精神的解脱,并不向物的方面上研究发展。胜论派的特点,是因中无果论,而且趋向解脱之道是求真知灼见,等于是纯朴的知识论。《大藏经》中,有《百论疏》、《唯识述心》等可供参考。[/FONT]
[FONT=宋体]4[/FONT][FONT=宋体]、正理派。[/FONT]
[FONT=宋体]正理派:[/FONT][FONT=宋体]梵语“尼夜耶”,有推理和标准的意思,通常译成“正理”,就是印度因明学的宗祖学派。正理派以胜论思想作背景,发展因明的“正理”,确定认识的价值。[/FONT]
[FONT=宋体]正理派开创的目的,仍然在求真知,达到智慧的解脱,后来演变成为因明,有五支因明的宗、因、喻、合、结。及三支因明的宗、因、喻。严谨的推理体系,都只是正理派求知的一种方法论,并非正理派的大目的。有人认为西方逻辑的发展,与印度因明大有耐人寻味之处。[/FONT]
[FONT=宋体]5[/FONT][FONT=宋体]、弥曼差派。[/FONT]
[FONT=宋体]弥曼差派:[/FONT][FONT=宋体]梵语“弥曼差”有思维考察和研究的意思。弥曼差的哲学,可以说是研究婆罗门教仪的教义,阐扬吠陀思想的宗教哲学。他们发挥阐扬《吠陀》的祭祀和教法的正统解释,思维考察《净行书》的内义。因此创立“声常住论”,认为《吠陀》经典的文字语言,除了“语意”以外,它的文字“语性”,还是永恒、共同、常存而不变的。《吠陀》的文字,就是天启的经典,不容否认就是真理,而字声都有极神秘的力量,《吠陀》为最高无上的原理,所以梵文字声,也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FONT]
[FONT=宋体]这种哲学的基础,是后期佛教――密教咒语的理论根据,非常有力。至于建立理论的方法,并不是法定的盲目迷信,它也以因明论理方法为依据,建立量论。有经验实证的现量,推测而知的比量,还有比喻量和义准量。它完全维持古典的婆罗门教思想,反对佛教的非仪式主义。但却不能建立唯神存在的理论,所以才有吠檀多派的兴起,来补救这个缺憾。[/FONT]
[FONT=宋体]6[/FONT][FONT=宋体]、吠檀多派。[/FONT]
[FONT=宋体]吠檀多派,继承《奥义书》的哲学。实质上,吠檀多派和《奥义书》都是继承《吠陀》,然后,稍加修整,另换一番新的面目,而形成的。[/FONT]
[FONT=宋体]“吠檀多派”是继弥曼差派之后兴起的,也反对佛教哲学,极力维护《吠陀》和《奥义书》的真理,以建立一个一元论的梵为究竟。[/FONT]
[FONT=宋体]“弥曼差派、吠檀多派”这两派虽然时代较晚,但因为它是印度宗教哲学的大系,其学说影响人们的思维很大,所以通常都与前述四大派相提并论。[/FONT]
[FONT=宋体]综上所述,可见印度宗教哲学的发展过程是,从《吠陀》到《净行书》而后发展到《奥义书》,然后,演变成各派的哲学,以及与释迦牟尼同时并存的六师外道的学说等。[/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关于“本体论”的几种主要观点。[/FONT]
[FONT=宋体]对本体问题――形而上的本体,更是异说纷纭,立论各异。有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等多种观点。而对宇宙人生存在的形而上的本体,有永恒实体之说,有归于断灭之说,这即所谓一元、多元,断见、常见。[/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早期的婆罗门教,[/FONT][FONT=宋体]以创造支配宇宙人生的最高神为永恒的存在。这最高的神,虽以时代不同而名称有所改变――如生主神,梵,但都是一元有神论的神祗。奥义书以哲学立场讨论这一问题,以宇宙原理的“梵”与个人原理的“我”一体无别,主张“梵我一如”,以此为永恒不变的本体,这是哲学上的一元论。[/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自由思想家的沙门集团,[/FONT][FONT=宋体]多是主张多元论。如六师外道中的婆浮陀伽旃延,以地、水、火、风、乐、苦、寿命等七原素为七身,此七原素是常恒不变的存在。末伽梨俱舍梨于七原素之外,更加上空、生、死、得、失为十二种要素。“尼干陀若提子”把存在分为灵魂的存在和非灵魂的存在,灵魂的存在不但包括人和动物,甚至于连植物、地、水、火、风等无生物也是灵魂的存在;非灵魂的存在则有法(运动原理)、非法(静止原理)、空间、物质要素四种。而这四者也是常住不变的存在。这四者再加上灵魂,共有五种实体元素,称之为“[/FONT][FONT=宋体]五有身[/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形而上的本体,[/FONT][FONT=宋体]有一元、有多元;而本体的存在,有认为永恒的存在,有认为存在并不是永远的,终归于断灭空无。佛教称前者为[/FONT][FONT=宋体]常见[/FONT][FONT=宋体],后者为[/FONT][FONT=宋体]断见[/FONT][FONT=宋体]。常见者认为灵魂在今生肉体死亡后,来生之前是常恒存在;断见者认为人受生之时,灵魂从空无转于肉体,肉体死亡,灵魂也随之消灭。这完全是唯物论的论点,肉体之外没有灵魂的存在。阿夷多翅舍钦婆罗即是这种主张。在此常见断见之外,还有既不属常见又不属断见的,即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散贽耶毗罗胝子就这一派的领袖。[/FONT]
[FONT=宋体]后来佛教把这些不同的理论归纳起来,有六十二种之多,即所谓“[/FONT][FONT=宋体]六十二见论[/FONT][FONT=宋体]”――佛家认为这是六十二种错误的谬见。这六十二见再加以归纳,就是后来佛陀所不予置评的“[/FONT][FONT=宋体]十无记或十四无记[/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引用网址:http://zhihui68.blogspot.com[/FONT]
[FONT=宋体]如果想了解更多情况,请到上面的网址查看。[/FONT][FONT=宋体][/FONT]

愉悦 : 2009-05-09#7
《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三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三[/FONT]
[FONT=宋体]作者:樊振林 邮箱:bml689@gmail.com[/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四、当时的宗教状况[/FONT]
[FONT=宋体]佛陀出世的前后,可以说是宗教林立,当时有[/FONT][FONT=宋体]婆罗门教、耆那教等。托钵乞食,栖止山林的修道者为数极多,其中名气最大,弟子众多的,要以“六师外道”、异宗三派为代表。异宗三派”:佛教、耆那教、顺世派。[/FONT]
[FONT=宋体]外道:[/FONT][FONT=宋体]梵音底体迦,译曰外道,也称为“外教、外学”,指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是佛教称其它教派的名词。最早,这一名称并不含有贬抑的意义。原意是“神圣而应受尊敬的隐遁者”,意思是苦行者、正说者。佛教自称“内道”,经典称为“内典”,佛教以外的经典称外典。到了后世,在这个名词上附加上了异见、邪说等意义,就成为一个含有侮蔑意义的贬称了。[/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顺世派[/FONT]
[FONT=宋体]这一派的学说,相似于近代的唯物论,又近于现代新兴的存在主义。因为他们的主张,都是依循现实世间,执着情想而建立理论,所以叫做顺世派。[/FONT]
[FONT=宋体]顺世派否定一切宗教的权威,认为除了直接感觉以外,没有可以相信的东西,用推理所得的结论,也是靠不住的。这个世界,除了可以看得见,触得着的地、水、火、风四大物质以外,没有一物是真实的存在。四大互相集合,构成一切生物和人们的身体牛命,产生感觉和知识,像发酵的物体,自相变化一样,精神的现状,也是物理的作用。总之,离开物质,就没有什么叫做精神的存在。所以人们只须凭自己的感觉所欲,猎取快乐。在有此身体存在的期间,满足自己的欲望,便是人类究竟的目的。快乐世界以外,不会另有什么理想世界。他们充满着浪漫情调,和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消极主义等思想很相同。他们主张自然无因论,唯其无因,所以无果。他们歌唱说:无天堂,无解脱,无精神存在,无他界此方,因此也没有业果报应。其实,这种思想,在人类的矛盾心理中,永恒而普遍的存在着,众生常在梦夜中,虽有晨钟暮鼓,又奈之何!在释迦牟尼传教的当时,这个学派,也是很有力量的。[/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耆那派[/FONT]
[FONT=宋体]耆那派的开创祖师,是伐弹摩那大雄,他和释迦牟尼同一时代,出生在吠舍离近郊的刹帝利族,二十八岁出家求道,修行十二年,自认为已大彻大悟,得胜者就为“耆那”等称号。在他后半生的二、三十年间,便组织沙门群众,游化摩揭陀、吠舍离两国之间,最后死在摩揭陀的波婆村。死后不久,他的弟子们分为两大派,一白衣派;二裸形派(天体派),或名为空衣派。佛经中称他为尼乾子。当摩揭陀国有大饥馑,僧统婆陀罗率领他的一派,移往南印度。其余留在摩揭陀的一派,结集经典。但另一派,不承认这个结集,而且认为南方主张裸形(天体)派的才是正行。摩揭陀派穿白衣,因此就酝酿白衣派和裸形派分裂的运动,到了公元一世纪时,实际分裂。后来更又分出许多支派,直到现在,南印度若干修道的人,还是如此。[/FONT]
[FONT=宋体]耆那教的哲学思想,大抵和数论“心物对立”说相同,认为精神性的生命,是有命有灵魂的。物质性的生命,是无命非灵魂的。他们是纯粹的二元论,但又认为精神性的生命,也不外乎物质。他们又立七谛的学说,就是年命、非生命、漏(非生命漏入)、系缚、制御、寂静、解脱,再加善、恶二谛,又成为九谛了。在哲学的基本立场上,是二元,或多元说,始终自相矛盾的。他们以生命和非生命二谛,作为生死业果与解脱的要素,其余都是由此二谛划分。他们认为生命是本来自性清净的实体,因被非生命(物质)所掩蔽,才丧失它本来的光明。一切生活行为就是业(羯磨),有业渗透到生命里去,便叫做漏入。所谓业,又是微细的物质,身体运动时,便流出微细的物质,所以这个身体,就是业身。业身又系缚生命,和非生命结合,轮回诸道,受苦受乐。要脱离轮回,便需修苦行,制止业流进入生命,就是制御。制御达到旧业灭了,新业不生,就是寂静。再进而灭了一切业,生命和物质分离,上升到超越世间,才是解脱。[/FONT]
[FONT=宋体]另一方面,他们又有类似现在物理学的磁场说法,非常有趣。那就是把生命分做虚空、法、非法、物质四种。四种生命统一,叫做实在体,构成宇宙全体的便是它。虚空,是大空处,是万有群象成立和活动的场所。这个场所给予一切以原则,虚空本身是唯一、无限、常住、无作。们又说?空,是概念上的空间。法,是运动的条件,也就是运动可能的空间。非法,是静止的条件,也就是静止可能的空间。法和非法,都是常住、唯一、无作的独立实体。物质,便是色、香、味、触、声等组合或分离的粗细形状,包括暗影和光热的物体。细物质就是微,微就是原子;粗物质便是复合物。原子不一定是不可分割的,然而它微细地占有空间当中的一点,运动极速,好像干和湿的互相结合,便成复合物,因此就构成事物了。生命、法、非法、物质,升存在虚空中的,就是世间现象。超过这个虚空(物质虚空),就是出世间。他们认为涅?是流转的解脱。佛教有佛、法、僧三宝,他们也说有三宝,那就是正信、正智、正行。他们赞成修苦行,承认四姓的阶级,有的教法和婆罗门教一样。但排斥《吠陀》,禁止祭祀,戒除杀生,这些精神又和佛教相同。[/FONT]
[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六师外道。[/FONT]
[FONT=宋体](1)、富兰那迦叶。[/FONT]
[FONT=宋体]他认为:一切没有善恶,也没有罪福的果报,也没有上下等业力的分别。这种思想,似乎因顺世派的观念而来。[/FONT]
[FONT=宋体](2)、阿夷多翅舍钦婆罗[/FONT]
[FONT=宋体]这是一位彻底的唯物论者,也是否定因果、业报轮回论者,他不承认物质外有精神的存在。这一理论[/FONT][FONT=宋体]似乎是由顽空的观念而来。他说:受四大人,取命终者,地大还归地,水还归水,火还归火,风还归风;悉皆败坏,诸根归空。人若死时,床舁举身,置于冢间,火烧其骨,如鸽色,或变为灰土。若愚若智,取命终者,为断灭法。[/FONT]
[FONT=宋体](3)、迦罗鸠驮迦旃延。[/FONT]
[FONT=宋体]他认为人若杀生,心理如果无惭愧,结果就不会堕在恶道。犹如虚空,不受半点尘水一样。如果有惭愧,就入地狱,犹如大水,渗透滋润大地一样。一切众生的生命,都是自在天所造作。所以人没有罪福可言,人类的行动,都是机械的,造就这个机械的巧匠,便是自在天。这种思想,似乎因瑜伽派的理论而来。[/FONT]
[FONT=宋体](4)、末伽梨拘舍梨[/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他是一位宿命论者,他认为人生苦乐不由因缘,唯为自然所产生。他还认为:[/FONT][FONT=宋体]一切众生,身有七分,即地、水、火、风、苦、乐、寿命。这七分法,是不可能毁害,永恒安住不动的,所以投之利刃,也无伤害,因为没有受害者及能死者的原因。这种思想,近于唯物观念,似乎因胜论派的极微论的观念而演变。[/FONT]
[FONT=宋体](5)、珊贽耶毗胝罗。[/FONT]
[FONT=宋体]他的学说有两个要点,第一推崇世间现实的权力。笫二存有宿命的观念。他们认为王者所作自在,物死又可重生,人死也可重生,犹如草木的秋杀冬藏,春来还自重生,所以人死命终,还来生此世间。至于一切苦乐等级,并不由于现在世的造业而来,都因为过去的关系。现在是无因的,未来是无果的。但现在的行为,若持戒勤修,努力精进,遮盖现世的恶果,可以得到无漏。因得到无漏,可以尽了过去的业力,能够使苦都尽,众苦尽了,便是解脱。这种思想,似乎因数论的因中有果论成来。[/FONT]
[FONT=宋体](6)、尼干陀若提子(尼乾子)。[/FONT]
[FONT=宋体]他是耆那教的教主,他的思想与佛教很接近, 主张有因果业报,以修苦行为解脱方法。信徒须守五戒――不杀、不盗、不淫、不妄、无所有(财物)。耆那教的戒律严谨,信徒有强固的向心力,是传统的婆罗门教外,与佛教并存的两大宗教。迄今印度尚有百数十万耆那教信徒。[/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五、佛陀的四十五年游行教化[/FONT]
[FONT=宋体]在印度,婆罗门教是传统的宗教,是上三种姓一致的信仰――首陀罗是奴隶族,没有信仰宗教的权利。但由于僧团发展迅速,许多婆罗门种姓的子弟,也都皈依到佛陀座下,这就引起了婆罗门的妒忌与敌视。所以佛陀一生游化,并不全是所到之处,天人拥护,也常遇到婆罗门种姓的抵制。据阿含经所载,佛陀有一次在婆罗门族的五苇村托钵,一粒米也没有要到,那叫做:“带着干净的钵回来”。有一次到那罗聚落乞食,一个名叫婆罗豆婆遮的婆罗门说:“沙门呀!我们播种、耕田才得到食物,你为什么不播种耕田呢?”[/FONT]
[FONT=宋体]佛陀传教,始终没有进入婆罗门教的根据地――阎牟那河地区。[/FONT][FONT=宋体]大目健连晚年出外传道,为外道乱石砸死。[/FONT]
[FONT=宋体]引用网址:[/FONT][FONT=宋体]http://zhenxishijian.spaces.live.com[/FONT]
[FONT=宋体]如果想了解更多情况,请到上面的网址查看。[/FONT][FONT=宋体][/FONT]

愉悦 : 2009-05-09#8
《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四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四[/FONT]
[FONT=宋体]作者:樊振林 邮箱:bml689@gmail.com[/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第二,部派佛教时期[/FONT]
[FONT=宋体]部派佛教时期,[/FONT][FONT=宋体]大约从公元前370年至公元后50年。这一时期是佛教派别形成和发展的阶段。[/FONT]
[FONT=宋体]由佛陀去世后一百一十年,以“十事非法诤”导致佛教分裂(另一种说法认为佛教分裂是“大天五事”所致),到公元1世纪中叶,这四百年左右,在佛教史上称为“部派佛教时期”。[/FONT]
[FONT=宋体]在第一次结集时,就有上座部和大众部名称的出现,但真正分裂是第二次结集以后的事。[/FONT]
[FONT=宋体]所谓“上座、中座、下座”是以比丘出家的时间长短确定的。从开始出家到九年以内称为“下座”,出家十至十九年称为“中座”,二十年至四十九年称为“上座”,五十年以上则称“长老”。[/FONT]
[FONT=宋体]上座比丘及长老,多为老成持重,思想较为保守者;“大众部”则多为下座年轻比丘,人数众多,多为思想较开明而进取者。最初分裂,只分为上座、大众两部,后来这两部又各以对法义见解的不同,由大众部中又分裂出八部,由上座部中又分裂出十部,加上座大众本部,共有二十部之多,一般称之为“小乘二十部”。[/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一、上座部[/FONT]
[FONT=宋体]在“上座部”中分裂出来的十部具体是:[/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说一切有部。[/FONT]
[FONT=宋体]在上座部中,以最早分裂出来的“说一切有部”为代表。上座部本来是继承大迦叶的遗教,首弘经教,次弘律论。佛陀入灭后三百年间,长老迦多延尼子,为对抗大众部盛倡新说,强固本部理论,他主张首弘论藏,经、律为次,以此与上座部分裂,自成说一切有部。他造《阿毗达磨发智论》,组织有部教义。[/FONT]
[FONT=宋体]第四次结集时所造的《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就是以《发智论》为主,《六足论》为辅而编纂成的。[/FONT]
[FONT=宋体]有部哲学理论,主张“我空法有”,并且是“三世实有,法体恒有”。最具体扼要阐述有部理论的著作,是世亲所造的《阿毗达磨俱舍论》,也就是中国俱舍宗所依的论典。[/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雪山部。[/FONT]
[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法上部。[/FONT]
[FONT=宋体]4[/FONT][FONT=宋体]、犊子部。[/FONT]
[FONT=宋体]5[/FONT][FONT=宋体]、贤胄部。[/FONT]
[FONT=宋体]6[/FONT][FONT=宋体]、正量部。[/FONT]
[FONT=宋体]7[/FONT][FONT=宋体]、密山林部。[/FONT]
[FONT=宋体]8[/FONT][FONT=宋体]、化地部。[/FONT]
[FONT=宋体]9[/FONT][FONT=宋体]、饮光部。[/FONT]
[FONT=宋体]10[/FONT][FONT=宋体]、经量部。[/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二、大众部[/FONT]
[FONT=宋体]在“大众部”中分裂出来的八部具体是:[/FONT]
[FONT=宋体]大众部的理论,与上座部是对立的。[/FONT][FONT=宋体]例如:该部最早分裂出来的“一说部”。[/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一说部。[/FONT]
[FONT=宋体]“一说部”认为“一切我法唯有假名,都无实体”。而‘名’就是‘说’,所以称为“一说”。[/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说出世部。[/FONT]
[FONT=宋体]“说出世部”认为佛说的法,都是出世间的法,故名“说出世部”。[/FONT]
[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多闻部。[/FONT]
[FONT=宋体]后来在多闻部出家的诃梨久跋摩,造《成实论》,其学说就是“我法皆空”,也是后来中国“成实宗”所依的论典。[/FONT]
[FONT=宋体]4[/FONT][FONT=宋体]、鸡胤部。[/FONT]
[FONT=宋体]5[/FONT][FONT=宋体]、说假部。[/FONT]
[FONT=宋体]6[/FONT][FONT=宋体]、制多山部。[/FONT]
[FONT=宋体]7[/FONT][FONT=宋体]、西山部。[/FONT]
[FONT=宋体]8[/FONT][FONT=宋体]、北山部。[/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现把“小乘二十部”列表如下:[/FONT]
[FONT=宋体]大众部[/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一、[/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一说部[/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说出世部[/FONT][/FONT]
[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鸡胤部[/FONT]
[FONT=宋体]二、[/FONT]
[FONT=宋体]4[/FONT][FONT=宋体]、多闻部[/FONT]
[FONT=宋体]三、[/FONT]
[FONT=宋体]5[/FONT][FONT=宋体]、说假部[/FONT]
[FONT=宋体]四、[/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6[/FONT][FONT=宋体]、制多山部[/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7[/FONT][FONT=宋体]、西山部[/FONT][/FONT]
[FONT=宋体]8[/FONT][FONT=宋体]、北山部[/FONT]
[FONT=宋体]上座部[/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一、雪山部[/FONT]
[FONT=宋体]二、说一切有部[/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犊子部[/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法上部[/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贤胄部[/FONT][/FONT]
[FONT=宋体][FONT=宋体]4[/FONT][FONT=宋体]、正量部[/FONT][/FONT]
[FONT=宋体]5[/FONT][FONT=宋体]、密林山部[/FONT]
[FONT=宋体]6[/FONT][FONT=宋体]、化地部(法藏部)[/FONT]
[FONT=宋体]7[/FONT][FONT=宋体]、饮光部[/FONT]
[FONT=宋体]8[/FONT][FONT=宋体]、经量部[/FONT]
[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通过“绪论”与这一节的了解,可以得出以下结论:[/FONT]
[FONT=宋体]1[/FONT][FONT=宋体]、佛经中水分极大,并且在流传过程中被教徒添枝加叶。[/FONT]
[FONT=宋体]如:[/FONT][FONT=宋体]释迦牟尼出生的迦毗罗卫国:土地约长二十公里,宽十六公里,面积约三百二十平方公里。据说这片土地上有十个城邦,共有八万户人家,约有五十万人。许多佛教书籍上称迦毗罗卫地大物博,社会富饶。那是夸张之词。[/FONT]
[FONT=宋体]再如:[/FONT][FONT=宋体]据佛教经典中说,净饭王为太子完婚,给他在宫苑中造了冬天住的暖殿,夏天住的凉殿,和春秋住的中殿。苑中广造池台,栽种花木,并以许多宫娥彩女随侍。净饭王希望以人间宫室犬马,声色歌舞来羁绊太子,以免他出家修道。关于这些,经典中有许多夸张性的叙述。关于完婚,则谓:“王即令诸臣择采吉日,遣车万乘,而往迎之”。关于宫中生活,则说:“太子父王为立三时殿,殿有二万彩女,三殿凡六万彩女……”云云。这些都夸张的十分离谱。迦毗罗卫国距天臂城只有一河之隔,“遣车万乘”迎亲,怕不把道路塞满?以人口约只有五十万人的小国,怎么会有六万名适龄的少女呢?[/FONT]
[FONT=宋体]2[/FONT][FONT=宋体]、释迦牟尼只是一个人,而不是信徒们口中的神。[/FONT]
[FONT=宋体]释迦牟尼死(涅?)后,由于后世弟子对于佛陀的崇敬与怀念,或为了宗教上的原因,把佛陀圣化、神化、梵化、塑造成了大乘经典中理想化的佛陀。这位理想化的佛陀,具有不可思议的神通与法力,他超越了人间,上升到天界。他不是人间的觉者和智者,而被塑造成了神――众神之上的神,有如造物主似的上帝。有些经典中夸张的称:佛陀居则金刚宝座,行则地涌莲花,外出则梵天执伞,帝释前导;讲经则天龙八部护持左右。在特殊事故时,则大地震动,天雨香花。这种超乎常情的渲染,绝不是佛陀生前的真面目。[/FONT]
[FONT=宋体]3[/FONT][FONT=宋体]、释迦牟尼所讲的内容并不是全由他一人所创,而是在继承了他当时的一些已有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FONT]
[FONT=宋体]4[/FONT][FONT=宋体]、在佛学典籍中有很多都是托古之作,并且也有一些虚拟的人物。[/FONT]
[FONT=宋体]5[/FONT][FONT=宋体]、佛学文化是很多人从不同角度,探索人生、宗教的总汇。[/FONT]
[FONT=宋体]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佛学文化,则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是由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才形成的,并非所有典籍都是释迦牟尼一人所作。[/FONT]
[FONT=宋体]6[/FONT][FONT=宋体]、信徒们口中的神佛是不存在的。[/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佛教中所谓的神佛,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些有所悟或有些特异功能(异于常人功能)的人而已。[/FONT]
[FONT=宋体]关于4、5所谈到的问题将在下一节中具体讲述。[/FONT]
[FONT=宋体]引用网址:[/FONT][FONT=宋体]http://zhenxishijian.spaces.live.com[/FONT]
[FONT=宋体]如果想了解更多情况,请到上面的网址查看。[/FONT][FONT=宋体][/FONT]

温尼伯的雨 : 2009-05-11#9
回复: 《客观全面的认识佛学文化》之一

1、佛经中水分极大,并且在流传过程中被教徒添枝加叶。2、释迦牟尼只是一个人,而不是信徒们口中的神。3、释迦牟尼所讲的内容并不是全由他一人所创,而是在继承了他当时的一些已有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4、在佛学典籍中有很多都是托古之作,并且也有一些虚拟的人物5、佛学文化是很多人从不同角度,探索人生、宗教的总汇。6、信徒们口中的神佛是不存在的。。
这才是精华,真理,根本没有无所不能,法力无边的神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