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家园论坛

今天是小年,大家都吃什么呀?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42159/

rosetea : 2006-01-21#1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了,往年的这时候都有爸爸妈妈给准备好吃的,今年独自在外,越到过年越是想念家中的亲人了:wdb14::wdb7:,不过吃还是得吃的,不知今天大家都吃什么了?

sareehy : 2006-01-21#2
rosetea 说: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了,往年的这时候都有爸爸妈妈给准备好吃的,今年独自在外,越到过年越是想念家中的亲人了:wdb14::wdb7:,不过吃还是得吃的,不知今天大家都吃什么了?

嘻嘻,小年第一份贴就送你了吧,加分分!!:wdb20:

孙小美 : 2006-01-21#3
不在家都忘了这个日子,哪儿有糖瓜儿吃啊?

pxb0009 : 2006-01-22#4
我在家也没吃那东西哈哈!
中午吃涮羊肉,晚上吃包子!
螃蟹、皮皮虾!

hml40412 : 2006-01-22#5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

我买了一包糖瓜在吃呢,呵呵,别羡慕,我准备带些过去,想吃的块报名:wdb19:

Peter_ZKH : 2006-01-22#6
吃饭,没什么特别的

孙小美 : 2006-01-22#7
pxb0009 说:
我在家也没吃那东西哈哈!
中午吃涮羊肉,晚上吃包子!

在国内,吃的就是好!

孙小美 : 2006-01-22#8
hml40412 说:
我买了一包糖瓜在吃呢,呵呵,别羡慕,我准备带些过去,想吃的块报名:wdb19:

我第一个报名,应该排得上吧!

你啥时到呀! 数着日子等!

hml40412 : 2006-01-22#9
孙小美 说:
我第一个报名,应该排得上吧!

你啥时到呀! 数着日子等!
好的,没问题。除夕傍晚我就到了,到我家门口等着。肯定等吃得到^=^。

偏偏 : 2006-01-22#10
小声问:这…………是什么节日阿?我怎么从来没过过?

suusan : 2006-01-22#11
饺子,这还用说吗?

jun : 2006-01-22#12
偏偏 说:
小声问:这…………是什么节日阿?我怎么从来没过过?


腊月二十三呀,过小年,在农村特别时兴,开始过年了,一直到正月十五。

grace010 : 2006-01-22#13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今年公历一月三十一或二月一日),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
  扫年,即扫尘,实际上就是大搞家庭环境卫生。北方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称“扫房”;南方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称“掸尘”。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汉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古代,科技不发达,人们奉灶神为掌管家庭饮食的神明,认为灶神要在小年这天晚上到玉帝那去述职,玉帝对这家的赏罚全在灶神的汇报了。祭灶的祭品中最具民俗的是“糖瓜”,一说糖瓜是甜的,可使灶神在玉帝面前只说甜言蜜语;一说糖瓜是粘的,可以粘灶神的牙,使他的坏话出不了口。祭祀时,将供奉一年的灶神像揭下,焚化,算是送祭升天。至今民间仍有“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之说。
  
  祭灶节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中国道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在不同的地区里,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
  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数高达万千之多,民间习惯一概敬之。可能是为了简化统一,易记易行的缘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时间固定在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这一天,也就成了传统的祭灶节日。
  山西境内,绝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只有榆社、文水、黎城、阳城等少数地方是腊月二十四日祭灶。
  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的。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祭灶时要陈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晋北地区习惯用饧,是麻糖的初级品,特粘,现在统称麻糖。有“二十三,吃饧板”的民谚。糖、饧之类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饧粘住,免生是非。供品中还要摆上几颗鸡蛋,是给狐狸、黄鼠狼之类的零食。据说它们都是灶君的部下,不能不打点一下。祭灶时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别要为灶君坐骑撒马料,要从灶台前一直撒到厨房门外。这些仪程完了以后,就要将灶君神像拿下来烧掉。等到除夕时再设新神像。
  古俗有“女不祭灶”的说法,祭灶往往是男人们的事情。近代却多数由家庭主妇来充当祭灶的角色。
  民间传说,灶君爷上天专门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在《太上感应篇》里,又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的记述。司命即指灶君,算为一百天,纪指十二年。在这里,重罪判罚又增加到减寿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时,要打点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贵手。
  在晋北地区流传着“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家,清理箱、柜、炕席底下的尘土,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
  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也有各种戏剧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进土,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的说法,体现了民间对戏剧故事的偏爱。有新媳妇的人家,新媳妇要带上自己剪制的各种窗花,回婆家糊窗户,左邻右舍还要前来观赏。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腊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拎壶冲 : 2006-01-22#14
rosetea 说: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了,往年的这时候都有爸爸妈妈给准备好吃的,今年独自在外,越到过年越是想念家中的亲人了:wdb14::wdb7:,不过吃还是得吃的,不知今天大家都吃什么了?
呵呵,我已经在家吃到饺子了。:wdb6:

偏偏 : 2006-01-22#15
谢谢jun和grace。原来如此阿。我刚开始没看清还以为是小年夜呢!想想时间还没到呀。后来看清了却纳闷了,小年我可没有过过呢!哈,肯定是我爹妈那一代就省略了,害我们都不知道这节~~~~

偏偏 : 2006-01-22#16
补充:昨天心血来潮吃饺子了,误打误撞的:wdb6: :wdb6:

grace010 : 2006-01-22#17
不客气,其实我也是从网上找的信息,记得以前小时候还住平房时,一到这天,妈妈、姐姐就开始擦玻璃、扫屋顶、刷墙、换窗帘什么的,到了年二十八,我们一家人都要去澡堂洗个澡,姐姐和妈妈回来后还自己烫头发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那样的日子一去不再返了

孙小美 : 2006-01-22#18
是啊!怀念小时候在姥姥家四合院里的春节,热闹的气氛真开心啊!

grace010 : 2006-01-22#19
顺便把除夕、破五、十五等节日一一报告。

除夕
  一年的最后一天,是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最后一个节日,民间俗称“年三十”,这天晚上称为“除夕”。要彻底清扫室内、外环境,即使平时很少光顾的犄角旮旯,这一天也要特别认真地打扫干净。俗话说“柴有柴样,炭有炭样,清水洒街,黄土垫厕。院里院外,喜气洋洋”。
  吕梁地区的一些乡村,大人小孩都担着水桶,到河沟里打冰块。担回后放在阴凉处,待到夜深人静时,把冰块砸碎如拳头状大小,满院洒开。另在院落的四角,放四块大冰,意喻银子满院,人丁兴旺。
  山西一些山庄小村,老人们要到泉里打水,称为“净水”。传统礼俗,一般用酒祭祀神灵、祖宗。山区贫困,只好以水代酒。如今生活富裕了,山区也开始用酒祭祀,但老人们依然习惯水酒兼用。
  民俗认为春节期间天地诸神要降临人间,与民同乐。年三十,要为诸神精心安排宫寝,对天地神与灶君神尤为隆重。天地神的宫寝设在院里,靠近正面上方,摆一张长桌,四周围以特别的幔帐。上面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神位”,俗称天地爷。天地和合,万物生焉。民间也往往以他代表一切神灵。如果是特别讲究的人家,还要在条桌外面搭成彩棚,饰以松枝柏叶。香筒蜡台较讲究,香炉习惯用木斗盛黍米来充当。木斗的前后左右及上方,皆用黄色纸裱出,意喻土地,正面贴“满斗焚香”斗方。这种习俗,应该属于一种五谷丰收以后的感激之举。天地神位前面,还要铺设毡毯,因为大年初一,村人互相拜年,均在天地神位前进行,天地神位的一切陈设,反映着一家的兴与衰,当然布置起来也就特别认真了。灶君的神像,由于位置紧挨锅台,进门就能看到,成了室内的一种重要陈设。还因为灶君神像一贴就是一年,不断受到烟熏气蒸,保护显得特别重要。细心者,要用秸秆及五色彩纸,扎成一座宫殿形外罩,配以能够活动的门。平时关闭双门,敬香、奠酒时才打开双门。对于其他诸神,民间都要擦洗香炉,换上新的砂子,形式与内容都比较简单。
  接下来便是邀请列祖列宗及一切亡故亲人的灵魂,回家与生者共度佳节。一般是在一个不住人的空居室里安排。存有家谱的人家,要将家谱恭恭敬敬地悬挂起来。没有家谱的人家,要设置亡人灵牌。灵牌分两种,一种用木材加工而成,外面配有金匣。平时灵牌装在金匣内,这一天要从套匣内取出陈列;另一种是用白麻纸做成,用尺许长八寸宽麻纸,折叠成方筒状,每面二寸宽,正面贴红纸三寸许,祖先名讳书于其上的如“故显考某(姓)公讳某(名)暨妣某(姓)氏之神主”,称为“亡疏”,也有的折成灵牌式样,写法同上(古礼丧父曰考,丧母曰妣)。背面粘在秸杆上,插在斗方内供奉。有的地方讲究有灵位者不再写“亡疏”,也有的地方是灵牌与亡疏同时祭供。有些大户人家传统是除夕晚上“安神”以后,才写“亡疏”,讲究“先神后祖”。多数老百姓要请人写疏,往往在白日里便将这些工作准备完毕。
  这一天,要垒旺火,扎草把,糊灯笼。灯笼分大灯、小灯两种。大灯悬挂于大门外,做工精细。有玻璃宫灯、纱灯,也有用五色纸做成的各类彩灯。一般讲究成双配对,齐呈吉祥。一些讲究的人家也习惯在天地神位前点大灯,甚至还配有十分精美的灯架。小灯摆在院内各神位前,一般用圆木板做底,巴掌大小;红绿纸糊筒,高三寸上下,灯烛置放其中,俗称“灯碗碗”。大年下的灯,见地方就摆。土地、井台、畜圈、鸡窝、厕所、窗台,到处是灯火通明。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一种怪物叫作年(亦说九头雉鸡),经常糟害人类。后来人们发现,这种怪物非常害怕红颜色和火光,望见就慌忙逃走。于是人类在过年时就点旺火、捆草把、糊灯笼。今天,旺火、草把、灯笼都已经转化成了热烈欢乐的象征。
  这一天,要贴对联,贴字楼,贴门神。贴对联时,民间特别讲究倒贴“福”字,照壁上的福字斗方,一定要头朝下。因为“倒”与“到”同音,照壁又位于一进门的方位。春节这一天拜年时,一进院要喊“福倒(到)了”!“福倒(到)了”!取意吉利。字楼,亦称挂签,属于春节大门上的喜庆装饰,用五色彩纸染成,方形,下配马饰型穗子,共五张,中间一块为太阳图案,其余四张写“喜迎春节”等吉祥语,一字并排,贴在门楣。门神,多为秦琼和尉迟恭的图像,也有神荼与郁垒,还有的人家是在门上贴钟馗像。春联、字楼、门神,皆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原意是驱邪,今天同样转化为吉祥的象征物了。旧俗贴上春联、字楼、门神以后,就象征已经过年了。人与人见了面,只能祝福,忌讳反目。债主要停止向欠债者索要。风俗所至,民间习惯早些将这些吉祥物贴出去。
  这一天,门上要悬挂松枝柏叶,凡是忌讳在腊月二十四贴年画的地方,这一天就将年画贴出来,室内室外一派崭新的气象。
  这一天,每顿饭都要敬神敬祖。饭前,要鸣炮示知,傍晚,要集中放一阵炮,并焚香、敬纸,习惯称为“安神”,犹如人间宴会以前发散请柬,邀请天地诸神。俗语有“安神不响炮,爷爷不知道”。山西多数地方“安神”包括了天地诸神,列祖列宗。也有些地方习惯单独迎请祖宗。雁北乡村在初更时分,要在门外焚烧五色彩纸,称为“楮帛”,然后作出恭迎贵客的姿势,称为“请祖宗”。
  安神炮响过,一般不再上街行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谈天说地。包饺子时,要包一些“钱”。如果家里娶有新媳妇,还要包莲子、红枣、花生、柿子等等。莲为连生贵子、枣意早获麟儿,花生喻有男有女,柿子为“是子”。今天,已经成了一种鼓励大家多吃饺子的娱乐行为了。
  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二年。除夕,人们很少睡觉。老年人珍惜时间,不愿意在睡梦中度过最后时刻。青年人情绪活跃,更不睡觉了。家庭主妇则要把每个人的新衣服拿出来,进行最后一次检查,然后交给各人保管,第二天换穿。一家人围坐,或玩耍,或闲谈。目前绝大部分人家有了电视机,都在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等文娱节目。这种不睡觉活动,民间习惯称为“熬年”。
  除夕,民间习惯吃糕,取意步步高升。也吃面条,取意长命百岁。午夜吃几个饺子,称为“交子”。钟声敲响十二点,便迎来了最隆重的新春佳节,春节的一切庆贺活动便开始了。

grace010 : 2006-01-22#20
§破五(送穷节)§
  正月初五日,旧称送穷节,民间俗称“破五”
  晋西北地区,太阳未出山,要掀起炕席,打扫一些炕土,送到野外;鸣炮、烧香、敬纸,称为“送穷”。
  晋北地区,民间习惯用彩色纸剪成人的图像,小孩子拿到街头,互相交换。把自已的纸人送给别人,称为“送走穷媳妇”;把别人的纸人换回来,称为“得到有福人”。
  晋东南地区,民间习惯将烂衣服扔到墙外。传说上古高阳氏之子正月里穿一身破衣烂裤,生活上吊儿郎当,后来惨死在巷外。民间扔衣以祭,称为“送穷鬼”。
  晋南地区的送穷来历,又传说是古代颛顼时期,宫中生下一个男孩,穿上新衣服就哭。如果硬将新衣服给他,不是撕烂,就是故意在屎尿堆中打滚,人皆呼为“穷子”。送穷节,民间习惯掏厕所,将粪堆在门外,称为“送穷子”。已经演化成鼓励抓紧时间,勤劳致富的习俗了。
  送穷节,也有的地方传说是仿石崇送穷船之意。
  还有的地方,习惯在初五日早上,取炉灰少许于筐,并剪五个纸人,送到门外,焚香、放花炮而还。称之为“扫五鬼”。
  旧日晋北地区流传着一副送穷时的联语:上联是:“爆竹三声,嘣出一伙穷鬼。呸!贼狗日的,害的老子七死八活”;下联是:“焚香九炷,迎来五路财神。呀!好老人家,保佑小人六合四喜”。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旧时人们“送穷”的心理,也反映出历史上人们对穷困生活的恐惧与憎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送穷节,山西大部分地区的人家要打扫院落。这一天,民间讲究“喜入厌出”,特别忌讳到别人家借东西。寿阳等县讲究早晨从外面担水,称为填穷。全省习惯,饮食多吃面条。晋南地区讲究用刀切面,煮而食之,名为:“切五鬼”。晋北地区传有民谣:“破五吃顿面,一亩打一石。”妇女在这一天内普遍不动针黹。
  晋南地区翼城等县的传统,在正月初五日送祖宗。傍晚,将祖先供桌上陈列的祭品撤掉,放鞭炮,焚香礼拜,移神于原龛内。来年春节,再行供奉。浮山等县的风俗,又是在门外焚香、敬纸,意喻将祖宗鬼魂送到宅外。雁北地区民间习惯在定更后,妇女皆出大门外,烧纸祭奠亡灵,放声大哭,俗称哭节。
  保德县正月初六,习惯炒豆子吃,传说是为了夏天不惹蝇子。晋南一些地方,初六日习惯将门神一双眼挖掉,恐其作祟。

grace010 : 2006-01-22#21
§正月初十§
  石头节
  正月初十日,称为石头节,亦称老鼠娶亲日,俗称十指。
  石头节定在初十日,应该是从初十的十音化来。十与石同音。这一天,民间忌动石器,不搬石头,习惯祭祀碾神、磨神、碓臼神、泰山石敢当神等等。旧俗在除夕于这些石器上贴春联后,正月初十日以前,是禁止使用的。过了正月初十日,则可以开封使用,无所讲究了。石头节,应该与原始人类的大山及石头崇拜有着源流关系。
  因为墙基用石头垒砌,老鼠又多生活在墙角窟窿里的缘故,正月初十日,民间传说是老鼠娶媳妇的日子。
  晋东南地区,习惯用谷面作蒸食,称为“十子团”。夜晚时,放置于墙角土穴等处供老鼠吃。
  晋南地区是在墙根置放面饼,以庆祝老鼠娶媳妇。
  忻州地区在这一大习惯吃莜面或高梁面鱼鱼。妇女们搓鱼鱼一手五根,两手同时动作,面板上搓动着十根细长的面鱼,故把这一天称为十指。搓面鱼的时候,要捏一些花轿同时蒸熟,放置墙角瓮底等处,以备鼠郎娶亲使用。
  初十日,许多地方要在屋隅、墙角及水瓮里点灯、焚香、敬纸,对老鼠娶亲志贺。而在晋北一些地方,晚上却忌点灯,忌说话,以免惊扰了娶亲事宜,惹下鼠神,一年为患。小孩子不明事理,往往信以为真,闹着不睡觉,要看个明白。大人们便接过祖辈的传说,对孩子们说:要嘴里含着驴粪蛋蛋,耳朵里塞上羊粪蛋蛋,眼皮上夹着鸡屎片片,在满天星星的时候,趴在磨眼里,才能看到老鼠娶亲的热闹场面,听到鼓乐声。这样的事情,孩子们当然不愿干了,也就只好睡觉了。这个民俗,充分反映了历史上民间既恶鼠害,又怕鼠害的传统心理。
  初十日,民间还有许多希冀粮丰的活动。晋南地区,用面食蒸成农作物禾穗形状,象征农业丰收,并把此日称为“实子日”。晋东南地区习惯用谷面捏成十二个灯盏,象征十二个月。闰月年则捏十三盏。按顺序摆在笼里,蒸熟后仔细观察灯盏内是否有水,那一盏里有水,表明那一个月有雨水。水多则雨涝,无水则干旱。(也有的地方,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二青龙节蒸灯以测旱涝丰欠。)
  初十日,民间孩童习惯踢葫芦玩耍,称为“老鼠嫁女”。
  与老鼠娶媳妇的民俗相仿佛,晋中地区习惯在正月十三日将米面撒在房屋顶上,供寒鸦啄食,祈祷这些鸟类不糟害田地里的豆子。

grace010 : 2006-01-22#22
§立春§
  立春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俗称“打春”。
  立春,有时在农历十二月,有时在农历正月。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
  我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天子要在立春日,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讲的就是打春牛的盛况。
  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一称春官,一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报春人遇到摊贩商店,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笑脸相迎。这一天,州、县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前面是鼓乐仪仗队担任导引;中间是州、县长官率领的所有僚属,皆穿官衣;后面是农民队伍,都执农具。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芒神与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礼。执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酹地后,再行二跪六叩首礼。然后到春牛前作揖。礼毕,与来时一样热闹,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内。
  第二天立春时分,地方长官仍率僚属、农民鞭春。阴阳官先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规。地方官主持迎春仪程,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然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众农民将春牛打烂。
  现在,城里已不再举行鞭春活动,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为娱乐。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吕梁地区盛行用春牛土在门上写“宜春”二字。晋东南地区习惯用春牛土涂耕牛角,传说可以避免牛瘟。晋南地区讲究用春牛土涂灶,据说可以祛蚍蜉。
  立春节,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更实质上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立春节,女孩子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戴在头上,争奇斗艳。晋东南地区的女孩子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传说主蚕兴旺。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晋北地区讲究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立春节,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运城地区新嫁女,娘家要接回,称为“迎春”。临汾地区则习惯请女婿吃春饼。

grace010 : 2006-01-22#23
 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在每年阴历正月十五,(今年是公历2月21)它是整个春节节庆活动的收尾,因而形势也十分隆重,元宵节始于汉而成于隋,至今有二千多年历史.元宵节的节庆活动中最重要的有二项:吃元宵,元宵游艺。
  
  吃元宵: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作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武帝准凑,"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元宵又叫汤圆,历史上还有许多别称"面茧、粉果,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乐年间才被正式定名为"元宵".元宵分有馅,无馅两种,无馅的个小,味甜,以白糖,桂圆,桂花,藕丁,蜜饯为佐料,又称"珍珠汤圆";有馅的个大,状如核桃,北方元宵多为甜馅,有"白糖,豆沙,芝麻,山楂等类,南方的则甜咸荤素皆有,尤以宁波汤圆,贵阳吴家汤圆著称.
  
  元宵游艺:
  挂花灯:此俗源于东汉,南北朝时已蔚然成风,唐代灯会定为三天,正月十四至十六,至宋代改为五天,明代则为十天,清代宫中则从小年开始就挂花灯.民间挂花灯则有一美丽的传说,古时一猎人射死了一只神鹅,玉帝闻讯大怒要为神鹅报仇,要于正月十五焚人间,一位善良的仙女偷下凡间向人们报告了这一消息.人们决定在正月十五前后家家户户挂红灯,放烟火,待天兵要下凡时,见火光一片,以为火早就烧起来了,便不再下界,直接向玉帝交差,人间得免一难,此后,每至此日,家家户户都挂花灯.至今,每逢正月十五全国各地仍有不少灯会灯展,著名的有北京北海公园元宵灯会,四川自贡灯会,哈尔滨冰灯节等.
  耍狮子:"耍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舞龙灯:传说唐代有一年大旱,龙王错行云雨,淹死了长安不少百姓,玉帝降旨命魏征监斩龙王,后龙王阴魄不散,夜夜扰闹皇宫,吓坏了唐王李世民,于是向群臣问计,众臣认为应超度龙王,于是民间乃有元宵节耍龙灯之习.龙灯一般由竹木,彩纸,布等扎成,节数为单数,长达数丈,节内能燃烛的称"龙灯"不能燃烛的称"布龙",舞龙时,领舞者手持龙头,数十人举起紧连龙身的木棍,随于其后,整条龙在乐声中沿着规定的路线和队列奔跑.龙就象活了一样,民间以此气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元 宵 节
  --------------------------------------------------------------------------------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颇为显要。元宵节的得名,因其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因为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夜晚放灯, 故名。此外,元宵节也叫“上元”、“上元节”,这是从道教借来的说法。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
  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太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
  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这位汉文帝是大将周勃勘平“诸吕之乱”即位称帝的,而那勘平叛乱 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且确定这天为元宵节。
  不过,和这两位汉室皇帝有关的正月十五夜祭太一、游玩,并无张灯、放火的记载,汉室的另一位皇帝——汉明帝则敕令元宵燃灯,从而形成了后世张灯、观灯的习俗。
  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有增加了戏曲表演。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 “橘灯 ”、 “绢灯 ”、 “五彩羊皮灯 ”、 “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等。
  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经过历代发展创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一百余种,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巧立名目,妙意横生。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元宵分实心和带馅两种。有香辣甜酸咸五味。可以煮、炒、油炸或蒸制。桂花酒酿元宵、以肉馅、豆沙、芝麻、桂花、果仁制成的五味元宵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 文章来源:中华网站http://culture.china.com/zh_cn/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年节期间最大的娱乐性节日。因为万民张灯,被称为灯节。又因为家家都要吃元宵,亦称元宵节。我国道教称之为上元节,说是天官老爷的诞辰,此日庆贺,天官便会赐福于万民。民间则笼而统之总称为“正月十五闹红火”。
  正月十五日张灯,可追溯到西汉时代。汉武帝崇信泰一神,在正月十五日,从黄昏开始,通宵达旦用盛大灯火予以祭祀,开了先河。汉明帝时,为了宏扬佛法,又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加入了佛教的内容。此后,便进一步演变成民间的盛大灯节。汉时放灯,仅为一晚。唐玄宗时延长为三个晚上。北宋时又延长到五个晚上。明代朱元璋规定从正月初八日晚上开始张灯,至十七日晚上落灯,长达十个晚上,是灯节最长的时期。清代改回张灯五夜,从十三日晚开始,十七日晚结束。民国时期又缩短为三天,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残灯。今天我省灯节,县城多为三夜,农村多为一夜。
  城市的灯展多彩壮观,一般分为传统工艺灯和现代工艺灯两种类型。
  传统工艺灯多用纸、纱类制作。精致者属走马灯一类。转动的画面,多为八仙过海、唐僧取经、三国演义、水浒英雄等故事,皆取戏文内容。上年纪的人,往往看得留连忘返。热闹的是用各种花炮制作的烟火灯。如猪八戒撒尿、老母鸡下蛋、猴子爬杆、天女散花、火烧连营、炮打连城等等。点着后连响带炸,五彩缤纷,动态逼真,最吸引孩子们恋看赞赏。最普通的灯是五谷、六畜、蔬菜、瓜果、花卉、鸟兽、鱼虫等造型,多题灯谜,供人猜测。这类灯象征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政通人和,国泰民安。
  现代工艺灯则是利用新型材料,制作各种豪华、气魄的彩灯,具有新颖、科技等时代感,最为青年男女所钟爱。近年来不少县城里盛行装饰花树,就是将马路边的树木彩扮成丰收季节的梨果树,用各色灯泡做成果实,电一通,绿叶招展,硕果累累,看上去非常逼真。
  晋中地区的太谷县,历史上大贾巨商特多,商业活动,遍及全国各地。元宵节张灯,尤具特色。城内东、南、西三条大街,家家挂灯,成双成对。十步左右、搭着一座彩楼。街心设特大神棚,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彩灯原料有玻璃、纱、绸缎等等。灯架皆为紫檀等硬木做成。因而我省俗语说:“太谷灯,爱煞人!”
  与太谷等地布灯形式成明显对比的是晋城市的灯棚。选择空阔场地,用高杆彩布搭成大棚,长者可达五里。入口处是一座七彩牌楼,上面布置宫灯,气派大方。各机关、单位、团体、学校制作的彩灯,均在大棚内悬挂。老百姓个人制作的精品,也可以到棚内展示,一决雌雄。群众观灯,皆来彩棚,人来人往,热闹非常。
  山西人过灯节,喜欢转“九曲黄河阵”(亦称“九曲黄河灯”)。阵内埋有三百六十五根杆子,布成九个弯曲的小阵。杆与杆之间用绳子串起,每根杆顶张灯一盏。游阵者必须不走重路,一根杆子也不剩,转完全阵,方为本事。如果误人迷途陷入阵中,则为失败,须从头再游。九曲黄河阵,首数雁北地区的平鲁一带宏伟。三百六十一根灯杆,整整齐齐地栽成十九行。每行十九根,间隔距离相等,约为二米。露出地面1.5米,布成一个大方阵。中央竖立一根老杆,高约数丈。出入口处,另栽三根杆子,各挂一灯,称为门灯。总数合成三百六十五根,象征一年。如果遇到闰年,另加三十根,栽于阵外。按九曲十八弯行进路线以绳相连。每根灯杆顶端放置荷花灯一盏。中央老杆上布置焰火。吉时一到,三声炮响,鼓乐齐鸣,秧歌、社火队伍依序进阵,载歌载舞。从外面观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领风骚,浑然一体。龙灯进阵,排在最后。转至老杆,焰火点燃。上下鞭炮齐鸣,银蛇狂舞;全场灯光闪烁,神龙翻滚,群情激昂、欢声雷动,活动达到高峰。各种文艺队伍退阵后,广大群众扶老携幼,鱼贯而入,在阵内穿梭绕行。老年人要虔诚地绕老杆一周,再伸手摸一摸老杆。讲究“摸摸老杆、祛病延年。”农村中财力有限,九曲黄河阵,减少为九九八十一根杆子,转阵者手提自制小灯笼。
  农村过灯节,家家门口悬挂灯笼。晋南地区气候较暖,河流已开冻,习惯放河灯。将各色彩灯置放河中,顺水漂流,很是壮观。人们手提灯笼走路,碰到行人,讲究抬起灯笼互相照一照,取意吉星高照。正月十五日,妇女们习惯用面类制成灯盏,蒸熟后加油点燃,置放土地神、门神等处。盼望得子的新媳妇,讲究正月十五偷灯。传说偷回燃着的灯,必定会生孩子。偷灯时,主人明知而不拦,待到偷灯到手,起步返程时,主人却要喊几声“谁偷灯了?”偷灯者则要跑几步。跑动而面灯不灭,方为成功。也有的地方讲究小孩偷吃面灯,一年不病。所以各家置灯也要供小孩来偷取。
  山西盛产煤炭,号称煤乡。元宵节,各机关单位都要在门前垒旺火。一为照明,二为取暖,三为兴旺。旺火特色,又都各具情趣。
  晋中地区以塔塔火闻名。大致分两种。一种是泥塔火。条砖铺底,四面留有出灰口。再上以半砖垒砌,下细上粗,留有火眼,即是塔火的火身。火身糊以麦秸土泥,趁湿以光滑木棒朝火眼虚处穿通,呈元宝形。火体全高约1.5米,火口直径0.85米左右,形如一个带蜂窝眼的高脚酒杯。另一种称绣球塔塔火。下有方木架做灯,上垒特制的镂空绣球条砖,不用泥糊,层层以铅丝加固。火体呈方形。塔塔火炉膛内装干柴块炭。由于遍体火眼通风极好,一经点燃,火势熊熊,甚为壮观。塔塔火讲究以塌为好。俗语有“塔塔火,不塌不算火”的说法,塌了才吉祥。塔塔火亦称作棒锤火。
  晋东南地区,盛产无烟煤。旺火往往垒砌成老虎、狮子、天龙等兽形。下面留有通风口。兽嘴就是喷火口,点燃后,各种野兽造型口中喷吐火光,十分壮观。
  全省大部分地区旺火呈宝塔形。晋北地区特别讲究旺火高大,表现出一种粗犷、豪迈的气势。偏关县的大旺火,高约两丈,全部是精选块炭。制作时,要专门选拔匠人施工。用汽车从煤窑上拉炭。点燃后,既要保证三天三夜旺气冲天,还要保证旺火不塌不倒,堪称一项精湛的特殊传统工艺。而怀仁县的大旺火。耗炭竟达近百吨,比偏关旺火更高、更大。
  正月十五闹红火。乡村的秧歌、社火队伍要集中在县城或重要集镇进行汇演。白天多在广场进行,各队轮流上场,带有竞赛性质。形式多为龙灯、狮子、高跷、抬阁、旱船、车队、跑驴、大头娃娃等等。晚上则要沿街进行表演,讲究见旺火就舞。各家一见秧歌前来,就要大放鞭炮迎接。有时候,两支队伍在一座旺火前碰面,俗称冤家路窄,要展开激烈的对手赛。各使绝技、鼓乐喧天。围观者喝彩不断。一队红火丰家鼓,这个时候,乐队往往起着很重要的指挥作用。不断变换鼓点,尽量发挥本队长处。晋南的乐队注重打击乐。晋北的乐队注重吹奏乐。在秧歌队伍沿街表演的同时,工矿单位制作的彩车也要在大街上徐徐游行。
  元宵节,剧团要在县城唱戏。散戏后还要点烟火。烟火分礼花与土烟火两种。土烟火形形色色。晋中地区的“架火”,很有代表性。用十三张大方桌,一张接缚一张,叠垒起来,高约四、五丈,用八条大绳斜刺牵栓。层层方桌装饰成亭台楼阁。内布各种景观,多为戏文片断,大都采用泥塑和剪纸等形式。造形逼真、颜色鲜艳。每层外层三十六颗特制的大爆竹,共计四白余颗。八条大绳,全部用花炮装饰。整个造形,犹如一座五彩缤纷的十三级宝塔,称为主火。主火周围,另设许许多多配火,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等,与主火用火药捻连通。整个架火点燃后,主火辉煌灿烂,情趣无限。四周配火飞炮轰鸣,流星划空。
  元宵节,晋南民间习惯荡秋千,形式多种多样。俗语有“秋千荡空中,一年不生病”的说法。晋北习惯在旺火上烤花馍吃。俗语有“吃了烤馍馍,一年神来帮”的说法。晋东南地区广大农民在欢度元宵节时,都喜欢叫耍狮子的把狮子卧在自家的炕上,再叫孩子骑一下,表示吉祥如意,全家安泰。元宵节,讲究家家吃元宵。取其形圆音圆,意喻团团圆圆。在山区仍然盛行吃糕,取意步步高升。
  正月十六日,民间均习惯外游,称为“去百病”,妇女尤烈。传说“正月十六游了春,一年四季不害病”。
  
  民间社火
  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民间的自演自娱活动。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使祭把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富的民间娱乐活动。
  山西的民间社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据统计,全省约有200多种,按其形式可分为锣鼓类、秧歌类、车船轿类、阁跷类、灯火类、模拟禽兽类、模拟鬼神类、武技类等。
  锣鼓类,以节奏强烈明快,场面壮阔粗犷为特点,充分展示了黄土高原人民质朴豪放的气质。秧歌类,有的侧重歌唱如“伞头秧歌”、“小秧歌”,俗称文场秧歌;有的则歌舞结合,以舞为主,俗称武场秧歌。既有本地鲜明的地方特色,又吸收了外地歌舞艺术的特长,如凤秧歌,模拟插秧的舞蹈动作,体现了中国文化兼容并蓄的特点。车船轿类,以精湛的技巧装饰成各类民间交通工具的形状,表现丰富的时代内容,主要有《小车会》、《旱船》等节目。山西灯火,其特点是: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灯火的艺术,具有全国各地灯火的共性特征,另一方面发挥山西地理资源优势,具有独具的地方特色,如旺火,“煤海之光”灯展,都与山西煤炭生产有关。模拟禽兽类和模拟鬼神类的民间社火,以深厚的文化意蕴见长,表现了远古时期人类与自然界凶禽猛兽的斗争,反映了人类对邪魔鬼怪的迷信与敬畏,透过它可以窥视到民间娱乐由娱神到娱人的发展过程。武技类有九节鞭、鞭杆拳、剑舞、刀舞、穿心杠、跳火笼、霸王鞭等,以高超的技艺引人。
  在晋南最富特色的是阁跷类。它以道具制作精妙神奇、表演技巧惊险动人而为广大群众喜爱。襄汾县中黄村的高台,就是其中之一种。每年春节期间初十前后在本村、邻村表演,从十五起到县城或地区演出。传说,中黄高台最早也是来源于祭祀,由人装扮成神,先在庙内表演,然后相继走出,串街表演,群众都跟随围观,有时水泄不通,后面的人无法看到。后来,有人提出把神的扮演者设法固定在木板上抬起,既增加了表演的立体性,又方便观众欣赏,由此产生了中黄高台。中黄高台的表演先是锣鼓队在前面开道,接着是许多装饰艳丽的旗伞,后面才是精彩的高台。高台一般有八人抬着,铁拐根据表演内容设计,自然巧妙,出人意料之外。例如,有的是一个演员伸出手臂,上面站立着另一个演员;有的是荷花高空盛开,一个小孩站在荷花上面左右旋转;有的是一个演员两臂伸开,一手抓着一个小孩的辫子,小孩悬在空中一动不动,还有的是一个演员用手倒托一把椅子,椅子的一条腿上又站着另一个演员。高处的演员漫舒广袖,轻轻摆动身体,卜面抬的人稳步向前,密切配合,这些民间艺人根据一定的物理原理,利用人们形成错觉的心理特点,虚实相生,真假混同,把结构奇巧的铁棍绑扎成“空中舞蹈”,令观者提心吊胆,而表演者则神态自如。表演的内容以传统戏曲为主,同时也反映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年年有高台,岁岁翻花样。太原地区将与之类似的艺术形式称为“铁棍”、“背棍”,有的艺人能同时担负三位小演员。
  高跷,俗称“拐子”,由舞者踩在木跷上表演,是山西普遍流行的社火形式。木跷高度不一,有的低至一尺多,有的高达一丈五尺,一般为四、五尺。高跷有文高跷、武高跷之分。文高跷用弦乐伴奏,边走边舞,变换各种队形,在街道上表演,舞者有的化装为戏剧人物,既表现历史故事,也表现现代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不拘一格。武高跷用打击乐伴奏,以表演特技为主,襄汾县盘道村,素以高跷表演闻名,木跷高达八尺到一丈,一般在村子中心专门设置场地,每隔二丈远摆一张方桌或条桌,连续摆四、五张,舞者逐个跳过之后,还要大劈叉,观者屏息静观,直为舞者的惊险表演捏冷汗。浮山县高村、庄里、张家河、火壁一带,也以武高跷著称,表演的特技有“过天桥”、“朝天蹬”、“跌八叉”、“跳桌子”、“跳双凳’等,颇有武术色彩。垣曲县胡村的高跷,除了磕拐、碰拐、跌叉、跳桌等特技表演外,还有抬二节、抬三节、坐抬、上抬、组合抬等高难抬法,把惊险的表演与优美的造型艺术融合为一体。武高跷表演惊险紧张,动人心魄,与文高跷的气氛热烈舒缓形成鲜明对比。(摘自《汾河两岸的民俗与旅游》,段友文主编,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上元张灯
  三元日中以上元、中元为大节。上元节的宗教活动和民俗活动主要在夜间举行,又称元夕、元宵。道教以上元为赐福天官诞辰,在民间以放灯、闹元宵的民俗来庆贺,形成以娱乐、祈祥为主的岁时节日。届时道观中例行设斋庆贺上元天官诞辰,民众多前往庙观烧香祈福。夜间依例上灯,并举行民间各种文艺、杂技演出。元宵节各地且盛行吃汤团,称为吃元宵。
  元宵习俗的起源据说最早与方仙道的活动有关:唐初欧阳询等所编的《艺文类聚》卷四称:「汉家以望日祀太一,从昏时到明。今夜游观灯,是其遗迹。」太一原是楚地神灵,祠太一,是汉武帝为了求神仙而让方士搬到宫中的。太一神後来也被道教所吸收。因此元宵张灯的习俗,是与道教前身方仙道及道教的活动直接相关的。特别是正月十五定为天官赐福天尊的生日,张灯与庆祝天官生日联系在一起,在「天官赐福」的口彩下,元宵更增添了欢乐气氛。
  顺便说一下,佛教传入中国之後,也曾企图对元宵节施展自己的影响。唐玄宗时编的《初学记》引《涅槃经》云:「如来荼维(按:即火化)乞,收舍利罂置金床上,天人散花奏乐,绕城步步燃灯十二里。」汉明帝遣使求法,回来告知此事,明帝遂下令十五夜放灯金吾不禁。其实这一说法是很靠不住的。「天人散花奏乐」云云本来是後代僧人对佛祖逝世的美化之辞,并非历史事实。至於汉明帝遣使求法,其事真假难定,传说中求来的《四十二章经》,实际只是一种经抄,决非印度原本。当时佛教初入中国,只是被当成一种方术,没有多高的地位,不可能有那麽大的能耐可以打动人主下令改变风俗,──须知,中国古代认为风俗关乎教化,也关系到国家兴亡,是不能乱来的。再说,如来逝世的日期是在腊月,与正月也扯不上什麽关联。当然,佛教企图进入元宵节的努力,对於元宵的热闹也还是增加了一些助力,使这一节日成为信道、信佛的人士都有兴趣的节日。
  正月十五张灯的习俗,相沿已久。到了北魏,道教的上元节已经定型,上元张灯也由之固定下来。隋唐时代,元宵节张灯,达到十分兴盛隆重,而且灯的质量不断提高,娱乐活动日益丰富多采,并且一直沿袭至於近代。
  元宵张灯,直至宋代仍在内容上体现著道教的本色与佛教的参与。这表现在灯采中多演示神仙故事,也间有佛菩萨出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北宋故事风俗)、宋 吴自牧《梦梁录》卷一(记南宋都城故事风俗)都提及当时首都的灯采:「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之辰。昨汴京(北宋京城开封)大内前缚山棚,对宣德楼,悉以彩结山沓,上皆画群仙故事,左右以五色彩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各手内五道出水,其水用辘轳绞上灯棚高尖处,以木柜盛贮,逐时放下,如瀑布状。又以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这种灯采显然具有佛道两教的痕迹。
  元宵张灯不仅是一般地观灯,同时也是民间娱乐的大集萃。还在宋代,杭州城在「家家灯火,处处管弦」的夜景中,各式表演一应俱全。「姑以舞队言之,如清音、遏云、掉刀、鲍老、胡女、刘袞、乔三教、乔迎酒、乔亲事、焦锤架儿、仕女、杵歌、诸国朝、竹马儿、村田乐、神鬼、十斋郎,各社不下数十。更有乔宅眷、旱龙船、踢灯、鲍老、驼象社。官巷口、苏家巷二十四家傀儡,衣装鲜丽,细旦戴花朵口肩、珠翠冠儿,腰肢纤袅,宛若妇人。府第中有家乐儿童,亦各动笙簧琴瑟,清音嘹亮,最可人听、栏街耍戏,竟夕不眠。」这些娱乐形式,有的已经不易弄清其详。大要说来,是以歌舞、杂技和戏剧为基本内容。其中所谓「乔」,是指装扮。家乐童儿,是富家养在家中的歌舞乐队或者演员。到了明清时代,又盛行焰火。清代,顾裕《清嘉录》卷一说,元宵节时,苏州「各乡社庙,或放焰火,有集数十架後庭,次第传爇(ruò,又re,点燃),媚神以为乐者。」从这些记载看,元宵本意在纪念宫中祀太一故事,後世的主要内容是庆祝天官诞辰,但实际的用意却是以「媚神」的名义来娱人。这种传统一直保留至於今,每届元宵,便成了灯的盛会,民间娱乐活动的展览,全民欢度的良宵。

grace010 : 2006-01-22#24
 我喜欢节日。尽管我们每时每刻都能送出温情、送出祝福,尽管我们只要留心就可以发现我们欢乐的所有,但节日的感觉,还是于平时不一样。天天都是节日,仅仅是让自己洒脱的说法。
  
  节日是和历史、和文化紧密联系的。
  在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包括小年||除夕||破五(送穷节)||正月初十||立春)、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在某些地区,中元节、重阳节、冬至同样很热闹。其他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填仓节、龙抬头、寒食节、四月初八、六月六、七夕(七月七)、寒衣节、开斋节、腊八节等。其中七夕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
  建国后,国庆节成为最大的节日之一。一些国际节日也被定为我国的法定节日。如新年(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等。
  在中西文化渐渐融合的今天,我国的节日渐渐有着西化的倾向,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愚人节、父亲节慢慢也成为最热闹的节日。
  其他西方重要节日,如万圣节、复活节、感恩节,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节日的心是祝福的心。
  祝福无限。

最后,我想引用我的老师曾经发来的一个短信内容奉献给大家:
放松是自然的幸福,
忍让是大家的幸福,
学佛是圆满的幸福,
节日是规定的幸福。

sareehy : 2006-01-22#25
grace010 说:
不客气,其实我也是从网上找的信息,记得以前小时候还住平房时,一到这天,妈妈、姐姐就开始擦玻璃、扫屋顶、刷墙、换窗帘什么的,到了年二十八,我们一家人都要去澡堂洗个澡,姐姐和妈妈回来后还自己烫头发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那样的日子一去不再返了

对呀对呀,洗澡做头发是必须的仪式似的,平时只晚上才开的大澡堂子在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全天免费开放的了,一大早就排满了端盆拧桶的人(女人和小孩说笑着挤在门跟前,大老爷们悠闲地抽着烟远远地闲聊候着)。小小的理发店里也是排长龙,多是女人们顶着个烫头的锅子,呵呵,像天外来客,理发师们总满脸泛光地“抱怨”吃不上饭!

grace010 : 2006-01-23#26
还记得 小时候妈妈为了过年而特意做的各式各样的馒头,炸的菊花,丸子,带鱼什么的,还有窗上贴的各式剪纸,姐姐哥哥则急着出去买烟花、炮竹,我就忙前忙后地到处找糖吃,其实主要是为了要那花花绿绿的精美糖纸。。。。。。呵呵

大年三十晚上磕了一地的瓜子皮、花生皮、糖纸,但是地上再乱,也必须要等到过了初一才能扫地。

孙小美 : 2006-01-23#27
grace010 说:
还记得 小时候妈妈为了过年而特意做的各式各样的馒头,炸的菊花,丸子,带鱼什么的,还有窗上贴的各式剪纸,姐姐哥哥则急着出去买烟花、炮竹,我就忙前忙后地到处找糖吃,其实主要是为了要那花花绿绿的精美糖纸。。。。。。呵呵

大年三十晚上磕了一地的瓜子皮、花生皮、糖纸,但是地上再乱,也必须要等到过了初一才能扫地。

相同的儿时记忆,亲切亲切!

grace010 : 2006-01-23#28
今天早上,居然看到办公楼前有人排队买馒头、花卷呢,多少年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了。不过,以前都是年轻人和孩子们在这么冷的冬天到室外来排队买馒头,可是,今天却痛心地发现排队的人居然都是鬓发斑白的老人家!

proman : 2006-01-23#29
我在大连吃了两盘子水饺,花了10元钱。

xiao jun : 2006-02-01#30
顶一下

偏偏 : 2006-02-01#31
偶发现北方的筒子大部分的节日都是吃饺子。是这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