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家园论坛

【转】★极大利好消息!面谈可用中文 加拿大各省纷抢中国移民

原文链接:https://forum.iask.ca/threads/70929/

风雨梧桐 : 2006-07-28#1
★★★又被加政府忽悠了:移民专业认证拨款砍83%!

【多伦多信息港】联邦自由昨天抨击保守总理对具有外国专业资历的新公民“食言背信”,和大幅削减支持他们“重操故业”的辅导项目,充分表露出该的“虚伪嘴脸”。

根据明报报导,自由人力资源与技能事务评论员列根(Geoff Regan)指出:保守政府未曾实践竞选承诺,因为哈珀在国会大选之后,“再不需要这批新公民的选票”。

“哈珀在联邦选举期间,为了向新公民拉票,作出承诺,声言在当选后,将会尽更大努力,确保具外国专业资历的新公民能达到加拿大专业人才标准,和协助他们迅速重操故业,学有所用。

狠批哈珀忘记竞选承诺

“可是选举结束后,哈珀似乎已经忘记所曾许下的承诺……保守政府最近公布的财政预算案,更表露了它的虚伪嘴脸。”

列根表示:“保守政府把国外学历认证项目的联邦拨款大幅削减83%,把具外国专业资历的新公民及移民的承诺抛诸脑后。”

“哈珀不但没有实施前自由政府所公布,在未来5年内指拨2.63亿元,去向具外国专业资格的新公民及移民提供认证援助与辅导的计划;而只扬言于今后两年内,拨款1,800万元去设立一个外国资历评级及认证机构(Canadian Agency for Assessment and Recognition of Credentials)。”

他抨击保守政府此举“空洞虚伪”(A Hollow Gesture),因为外国专业认证一直以来都是“各省政府的职责范围”。

列根同时列举保守政府财政预算案中的多项缺失,如:

没有提及前自由政府为2,000多名具国际资历的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专业人士提供资助的计划。该计划目的在于帮助医护专业人士进入相关领域,同时也为加国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没有提及自由的外国学历认证项目。该项目为工程师、电脑技师及其他专业技术移民的外国学历做出评估和认证;

亦未提及自由提出的专业英语培训计划。该计划为新公民及技术移民提供不同专业的英语培训,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在本专业施展所长。

他继续声称:“与保守在移民事务方面口惠而实不至的表现相比,联邦自由十分重视协助新公民及移民在加拿大成功就业。

“自由相信每一名来到加拿大人,不管在哪里获得的专业资历,都应该在这里有施展所长的机会。我们将继续以保障新公民及移民的利益为己任,因为他们是我们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而不是仅仅在大选期间才受到注意。”

移民部长冷对海外专业资格认证

新移民最关心的海外专业资格认证是保守的竞选承诺之一,但新政府上台后却迟迟未见到资历认证的实际计划出笼。对此,移民部长苏伯格(Monte Solberg)本月26日在温哥华表示,专业资格认证严格上说来是属于各省的管辖范围,其实不必等联邦政府提出一套办法,省政府也可以自行推出。

苏伯格又透露,与各省及400个专业团体在资历认证方面的谈判工作已由联邦人力资源及社会发展部接手,但情况比想像中的复杂,因此很难订出时间表。但本地侨领却认为,与专业团体谈判认证海外资历的,除了人力资源部外,由于关系到移民,因此移民部也应该作出领导的角色。

技术工人比起技术移民来,在卑诗更受欢迎,因为这里真正短缺的是技工。卑诗省府官员明确表示,不会效法安省等省份,通过立法推动专业机构承认海外资历,并指魁省和安省做的很多事都不合理。

真榕 : 2006-07-28#2
这些政客真不是东西!我呸!

7-11 : 2006-07-31#3
UP

y2kfrank : 2006-07-31#4
真不是人,说话不算数。诶

阿_Ben : 2006-08-02#5
又要回到移加是好还是不好的争论了.我们这是图个啥呀.唉.

jerryszxl : 2006-08-02#6
讨厌的政客

周运发 : 2006-08-04#7
政客也是代表利益集团在说话, 不同的集团/群体自然有不同诉求,不是他们想怎么样,政客也得看别人脸色行事。

广州阔少爷 : 2006-08-05#8
不要相信啊!

风雨梧桐 : 2006-08-08#9
★★★从焊接工到副总裁 大陆移民加拿大奋斗史

【多伦多信息港】来到加拿大开始新生活的大陆移民,从最低层做起的不在少数。然而从拿最低工钱的操作工干起,直到公司副总裁,潘刚的成功之路却充满了传奇色彩,也记录了他所付出的艰辛和才智。

1990年,在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供职的潘刚,以陪读的身分抵加,居住在安省滑铁卢市,他先边做义工边学英语。3个月后,?了生计,他去了工厂当焊接工,时薪5块钱。

?管潘刚从未做过焊接,但学无线电专业的他上手很快,老?发现他会检查电路,3个月后就提升他?技术员,又过了3个月老?发现他不仅会检查电路,而且会设计电路,又有中国的学位,於是乾脆让他来做工程师。

1年后,潘刚在回国探亲前对老?说?「中国有个传统,父母都会问出门在外的孩子表现怎样。」老?回答他?「如果是这样,你可以告诉你母亲,你现在是生?部经理了。」就这样,凭著出色的工作表现和业绩,进入工厂的第7年,潘刚就做到了公司副总裁的位置。其间他徵求过老?的意见,是否有必要拿个本地的学位。老?回答他?「我见过的许多硕士、博士生都没你能干。」

谈到这段经?时,潘刚说,他很喜欢「机会」这个词,但他是把它分开来看的,「机」代表机遇(opportunity),「会」代表会干(capability),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他还表示,「我走了与别人相反的一条道路。」因?别人是先读学位再进入专业领域,而他则相反。

大凡非本地出生的华人在西人公司做主管多是分管技术工作,主要是语言文化的障碍。潘刚负责公司的全面运营,可却是在出国10年后他请了英语家教时,才意识到自己的语言差距,他说?「作?上司,下属不会说你英语不好?老?要用你,也不会嫌你英语不好?作?公司的代表,客户因?要与你有业务往来,也不会抱怨你的英语。但家教会不客气的纠正我的发音。」

於是,潘刚萌生了读商管硕士学位(MBA)的想法,因?既可以学知识,又能学语言。经过了入学考试,导师对他的背景也满意,可担心他的英语水平。在潘刚自信的表白下,导师同意下一年会考虑他。他却说,明年他就不会来了,他选择在今年入学,就?在2002年毕业,那将是他?自己预备的40岁生日礼物。导师听了,笑笑说,你被录取了。就这样,边工作边学习,潘刚在他40岁时,如愿拿到了加拿大排名第一的西安省大学Ivey商学院的MBA学位。

潘刚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他在外边是副总裁,回家却是主厨。他自豪地说,我自认?,在做父亲和丈夫方面我是成功的。

MBA毕业后,他得到了回国发展的机会,到一家高科技企业做总经理。但十几年来,已习惯了加拿大的生活方式、社会和自然环境,国内的一切倒显得有些陌生与隔阂,加上对家人的牵?,几个月中,他竟平均不到一个月就要来一次中加往返。他开始意识到,?管你可能是Made in China(中国氧造),但不一定是Made for China(?中国氧造)。

於是,他又回到了家人的身边。毕竟,家庭才是他人生价值的核心。现在,他已成功地创办了自己的企业GOI,并与人合办了另外两家公司。潘刚继续书写著自己创业的篇章

风雨梧桐 : 2006-08-08#10
【转】少了后顾之忧 我所了解的加拿大医保制度

【多伦多信息港】 大实行的是全民强制的医疗保障体系。公民和拥有永久居留权的居民均可办理社会保障卡和医疗卡,医疗卡的办理需要大概3个月的时间。

  在加拿大看病是很贵的,比如在温哥华,大概每天的住院费用是2000元加币(大约折合人民币14000元),所以去加拿大的人都会被告知,先要买一份短期医疗保险。

  我带儿子初到加拿大时,由于忽视了短期医疗保险的购买,差点花了一大笔冤枉钱。有一天凌晨,突然被儿子的哭声吵醒,他嚷嚷说耳朵疼,情急之下就准备去医院看急诊。和我们住在一起的是来自甘肃兰州的一家人,带孩子非常有经验,她拦住我们说:“现在你们医疗卡还没办下来,如果这样去医院的话,光挂号就需要几百加币。”她告诉我,孩子可能是耳朵有点炎症,吃点国内带来的消炎药观察一下再说。果然,儿子吃了点消炎药,很快就重新入睡了。

  三个月后,医疗卡办下来了,我们也就享受到了加拿大的免费医疗。

  我们全家三口每月支出的医保费用是108元加币。对于一个全年收入不超过18000元加币的家庭来说,这笔费用在缴纳一年后,可以免交。我们在附近找了一位会说中文的家庭医生,每当身体不舒服,就可以打电话预约,经过他的初步检查,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去医院就诊。不需要挂号,所有的检查也都是免费的。

  在加期间,我们经历的最大医疗事件是,2004年老公不慎腿部骨折,当时被救护车拉到医院,只需报出自己的医疗卡号,不仅可以享受到全免费的治疗,还可以有免费的食物。不过,老公住了4天医院后,强烈要求出院,医院的食物虽然营养搭配不错,但吃不饱肚子。

  全免费的医疗体制确实让我们在加拿大的生活少了很多后顾之忧,但与国内的医疗制度相比较,加拿大的医疗体制还有一些地方差强人意。比如治疗手段比较保守,治疗速度比较拖沓等等。

风雨梧桐 : 2006-08-08#11
★【强烈推荐!】一加拿大中国IT人的心灵独白

【多伦多信息港】维多利亚日长周末前的星期五,天空有些阴霾,平常忙忙碌碌的IT办公室里已经“人去楼空”,同事们不是提前休假,就是在家里上班,乘机过一个“超长周末”。对于我来说,今天却很特别,这是我在IT行业的最后一天,下个星期就到销售部门的一个小组去报到了。最近几个星期都在忙于交接手头的工作,今天终于可以安静下来作最后的整理。很多IT的书籍和资料,过往的内部文件,都让我大摞大摞地扔到回收箱和碎纸机里去,那一瞬间有些许快意,轻松,仿佛卸去了肩上沉甸甸的担子,也有点茫然。快意是因为我是学版画的,入行纯属偶然和无奈,从call centre的技术支持到数据仓库项目里写程序,手头所有的事情都不是我的兴趣和长项,磕磕碰碰地熬到今天,总算是善始善终,给自己一个交待。茫然是因为我毕竟做了八年,IT这行不管怎么说也算流行的专业,而新工作也并非我喜欢的类型。在兴趣和饭碗之间,我又得做出一次折衷。

  记得以前小时候写作文,都是以“我的第一次”为切入点,引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很少写“我的最后一次”,来对自己的过去进行总结。我过去的八年里,在加拿大经历了IT业从起飞到巅峰再到不景气和重新调整的各个阶段,可以说是起伏跌宕,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对自己的未来不无启迪。我的中国朋友们,十个里面有八个都在吃着或准备吃这碗饭。如今,身为“圈外人”的我,想和朋友们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人在IT,身不由己”,许多IT人最关心的就是更新自己的技术,唯恐自己一不留神就落了伍,所以总是主动地不断升级自己的各种认证的版本,学习新的语言和工具,好像永远都没有终点。因为技术发展本来就永无止境,许多IT朋友感叹这碗青春饭并不好吃。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公司的商业模式和客户需求不断在改变,通讯和网络的普及应用使得低级的编码和标准化的技术支持可以在任何一个费用低廉的国家完成,企业的全球化更加速了IT的资源重分配。把八年前加拿大招聘的IT职位和现在的职位相比,不难看出几点趋势:

  一、初级的入门职位(entry level)越来越少,中级和高级的职位多了,因而对语言,经验的要求相应增加。看看高级职位下面列出的技术经验要求长达十几二十行,让人觉得只有神仙才能100%合乎条件。

  二、绝大部分IT职位都增加了对软技能(soft skills)的要求。沟通技巧,项目管理经验,对某个商业运作系统的深入了解,都从nice-to-have(最好具备)上升为must-have(必须具备)的条件。

  三、合同的职位(contract)减少,全职(permanent)的职位增加,许多曾经靠派出大量按小时计算的IT contractor赖以生存的中介公司难以支撑。虽然企业要对permanent的员工提供医疗福利和保险,但是由于劳务市场供过于求,薪水下降,算起来还是便宜。不要被permanent(永久的)这个词的字面意义所愚弄,要裁人随时都可以。没有任何一个饭碗是永久的,尤其是IT这行。

  四、起薪降低。加拿大IT从业员的薪水在2003年继续缩水,平均起薪下降百分之二点三。特别是在互联网黄金时期炙手可热的网络和电子商务专家,其工资下降达百分之七点四,数据库管理员(DBA)工资下降百分之三。大量的裁员将IT专业人士再次推向就业市场,他们重新找到同类工作后得到的待遇,多数没有从前的高。

  如果你留意新闻的话,就会知道IT行业外包(outsource)的势头强劲。不是IT公司和IT公司合并,就是IT公司又成功收购了某企业的IT部门,在BPO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e)市场上又占一份额。BPO是指传统企业将其非前线非主流的内部服务包给其他公司来做,这里主要是指IT,人力资源,培训招聘,员工服务,财务等后勤部门。据专业研究公司Dataquest Inc.的预计,全球BPO的市场在2004年将达到三千亿。尽管加拿大在这方面仍然处于保守阶段,但是超过半数的加拿大CEO和CIO都在考虑这个战略方向。


  我三年前曾经发表过一系列关于call centre的文章,其中提到新手入门IT行业,call centre是跳板。我和身边许多其它同事都是从call centre开始做起,两三年后陆续转到程序开发,系统集成,网络等其他职位。但是这两年传统企业对于运用和投资IT人力和资源采取了较大的改动。为了降低成本,缩减人手,企业都趋向于将低级的和标准化的IT服务外包给其他专业公司,最首当其中的就是call centre之类的技术支持职位。所以,想通过call centre转入传统企业IT部门其他领域的通道会逐渐关闭。

  这次我跳出IT,我原来的职位实际上是“迁徙”到了波兰分公司,因为那里的人才太具竞争力,普遍教育程度高,编程技术比我们好,而同等职位的薪水只是这里的四分之一。你是老板,你会怎么决定呢?在欧洲,call centre外包的市场预计将从1999年的七十亿在2004年达到一百五十亿。在亚洲许多讲英语的地区,如印度,菲律宾,新加坡,以及加拿大较为偏远的海洋省份和草原省份,call centre是当地主要的外来投资产业之一。其中菲律宾更以良好的人员素质,不断完善的管理系统,低廉得惊人的劳力成本成为call centre工业设点的新宠。想找一份入门的工作,你就是和本地资源以及全球资源在竞争。

  退一步来讲,即使你在这里能够获得一个call centre的职位,那可能意味着你是在一个专门提供call centre服务的技术公司工作,和其他几百名同事一起从早到晚听电话。除了一个老板,两三个Supervisor(主管),四五个Team Leader,没有其他的职位可以给你,你无处可跳。另外,专门为call centre设计的语音电话系统不断改善。一些属下拥有大量call centre的公司,比如Bell开始推出虚拟客户服务代表(Virtual Agent)。你听到的是一把清脆可爱的女声,实际上只是系统根据预先设置好的标准问题和答案进行自动回应。把眼光放远看看,就是做call centre,还能做多久呢?

  我所在的IT部门中国人很多,可以说是人数最多的“少数”族裔。机构重整的时候,我们受影响极大,因为我们大都是干着技术含量最多的底层工作,反而一行程序也不会写但是能说会讲的本地人会因为具有丰富项目管理经验而留下。我想给仍然在这个行业苦苦奋斗的中国朋友一点建议:

  一、每年对你自己的技能和经验进行一次清点,看看当中有哪些还是有用的,有哪些已经过时,需要扩充和更新。

  二、至少每半年更新一次你的简历,把它放到找工网站上去,隔一段时间上去看看有没有人阅读过。如果有的话,有没有联络你;要挖你跳槽的话,给什么待遇,你不一定真的要跳槽,但是可以知道你的经验技术在市场上值多少。把这些联络过你的人的电话email都记录下来,保持联络,免得等到收到裁员通知的那一天手忙脚乱。

  三、深入了解你公司的商业运作,不要只当个只懂得0101的科学怪人。经常找机会和其他部门特别是财务和销售部门的人聊天,因为这两个部门是最能反映公司盈利状况的前线(FRONT-LINE)。同时,增加对商业运作的理解,会让你的编程和系统分析更有应用效果。

annieshen : 2006-08-08#12
谢谢分享!!!

jangnara : 2006-08-09#13
好!

yhb2001_74 : 2006-08-09#14
很有用,很实际,很中肯

baby : 2006-08-09#15
顶!

cicada : 2006-08-09#16
up

thinkwolf : 2006-08-09#17
呵呵,国内的治疗手段?别提了!

sqcd111 : 2006-08-09#18
谢谢!看来我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immi : 2006-08-09#19
榜样的力量!!

iwantfly : 2006-08-10#20
原来看贴子有说的肝癌的回国看病,怎么回事?

yokoyanygang : 2006-08-10#21
国外的医疗技术并不是保守,而是谨慎,不敢轻易使用副作用大的药。中国什么药贵用什么,根本不管你的副作用。

bigdog : 2006-08-10#22
【多伦多信息港】 大实行的是全民强制的医疗保障体系。公民和拥有永久居留权的居民均可办理社会保障卡和医疗卡,医疗卡的办理需要大概3个月的时间。

  在加拿大看病是很贵的,比如在温哥华,大概每天的住院费用是2000元加币(大约折合人民币14000元),所以去加拿大的人都会被告知,先要买一份短期医疗保险。

  我带儿子初到加拿大时,由于忽视了短期医疗保险的购买,差点花了一大笔冤枉钱。有一天凌晨,突然被儿子的哭声吵醒,他嚷嚷说耳朵疼,情急之下就准备去医院看急诊。和我们住在一起的是来自甘肃兰州的一家人,带孩子非常有经验,她拦住我们说:“现在你们医疗卡还没办下来,如果这样去医院的话,光挂号就需要几百加币。”她告诉我,孩子可能是耳朵有点炎症,吃点国内带来的消炎药观察一下再说。果然,儿子吃了点消炎药,很快就重新入睡了。

  三个月后,医疗卡办下来了,我们也就享受到了加拿大的免费医疗。

  我们全家三口每月支出的医保费用是108元加币。对于一个全年收入不超过18000元加币的家庭来说,这笔费用在缴纳一年后,可以免交。我们在附近找了一位会说中文的家庭医生,每当身体不舒服,就可以打电话预约,经过他的初步检查,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去医院就诊。不需要挂号,所有的检查也都是免费的。

  在加期间,我们经历的最大医疗事件是,2004年老公不慎腿部骨折,当时被救护车拉到医院,只需报出自己的医疗卡号,不仅可以享受到全免费的治疗,还可以有免费的食物。不过,老公住了4天医院后,强烈要求出院,医院的食物虽然营养搭配不错,但吃不饱肚子。

  全免费的医疗体制确实让我们在加拿大的生活少了很多后顾之忧,但与国内的医疗制度相比较,加拿大的医疗体制还有一些地方差强人意。比如治疗手段比较保守,治疗速度比较拖沓等等。
??快是下重?, 之後病毒更?, 再下更重 如此??,
抗生素就 先滂 五? 六? 七?....病毒也?成超?..
?忘了 上海是世界上 抗生素 ?用最?重的地方

lloottuuss : 2006-08-10#23
有用,谢谢!

llulla : 2006-08-10#24
谢谢分享!

annieshen : 2006-08-10#25
写得很好,谢谢!!!

wap3810 : 2006-08-10#26
ding

当你爱了 : 2006-08-11#27

Genese : 2006-08-11#28

longforcanada : 2006-08-11#29

Aim : 2006-08-11#30
机会真的很重要

gaofl : 2006-08-11#31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lloottuuss : 2006-08-11#32
很好的~

梦回故乡 : 2006-08-13#33
很好的~
好帖

女人花 : 2006-08-13#34
真是好贴!!!

flyingtian : 2006-08-13#35
还是不生病好啊!加强体育锻炼吧!

波波KIKO : 2006-08-14#36
谢谢分享!!

风雨梧桐 : 2006-08-14#37
【多伦多信息港】来愈多的加拿大省份想利用省推荐移民计画,吸引移民前往投资或就业,并以中国申请人为主要目标,过去只能用英语进行的移民面谈,现在甚至说中文也可以。

  魁省设中文翻译

  据明报报道,不仅卑诗省的省推荐移民计画投资移民申请者,全程只需要使用中文,连面谈都可以用中文进行?说法语的魁北克省,有专设的中文翻译,协助申请人用中文完成面谈?而在纽宾士域省最近亦宣传,到该省申请推荐移民,面谈只需要用中文即可。看来,原本以为至少要略懂英语,才能完成加拿大移民面谈的观念,已经完全改观。

  移民律师李广田指出,其实不仅是纽省有中文面谈,很多省份都有,像在卑诗省,早已经有会说中文的移民官员,负责审核省推荐移民的投资移民申请。

  卑诗说明会用中文

  李广田说,联邦的移民计画对申请人的英文程度要求与各省不同,一般省推荐移民计画对于申请人的英文程度,基本上是无明确的要求,以卑诗省为例,为了让申请人在考察期间,及早掌握计画内容,及下定决心投资,所以现在连说明会都用中文进行,连翻译都免了,接下来更有会说中文的移民官,与申请人直接用中文面谈。

  不久前被核准前来报到的中国新移民Sabrina则说,她所申请的是魁北克省的投资移民计画,虽然官员说法语,但前往面谈的中国商业人士,只需要用中文与他们对答。Sabrina说,她身边一些朋友往艾德华王子岛等更远的省份,也是不会说英语,只要会说中文,有足够资金便能完成申请。

yahooww : 2006-08-14#38
^_^,终于有天,中国把加拿大也殖民了~

annieshen : 2006-08-14#39
主流还是英语啊,呵呵!!!

风雨梧桐 : 2006-08-14#40
【转】★★★也谈主流社会与社会边缘化

(星星生活/依卡)近来常常在各个中文网站、论坛、报纸看到“主流社会”这个词汇。很多人都表示,华人应该努力进入加拿大“主流社会”,要融入“主流社会”,很多人也抱怨说进不去“主流社会”。

随便搜索一下相关新闻,就会发现“融入加拿大主流社会,大陆新移民热闹过圣诞”,“加拿大主流社会对蒋国兵案反应冷淡”,“华裔部长庄文浩:华人参政首先要融入主流”等新闻。但到底什么是主流呢?难道忘记春节,天天过圣诞,过感恩节就是主流?难道不说中文天天练英文以能跟老外聊天胡侃为傲就是主流?

既然被称为主流,有一个特点是肯定的:主流社会的人数一定比支流社会的人数要多。2001年人口调查显示,有超过42%的人说他们不是英国人或法国人的后裔。论人数来说,在加拿大英法这些白人后裔最多,那白人算得上是主流了吧。但是作为加拿大名誉上的最高领袖?总督,上任是华人祝冰枝,现任是海地人庄美楷。相隔的美国那边前任国务卿鲍威尔和现任国务卿莱斯都是非洲裔。难道他们都不属于主流吗?看来主流社会成员也不完全是白人。

那么主流社会是按英语讲得好不好来划分的?笔者在加拿大大学念书时,那些教授们的印度口音,德国口音,西班牙口音搅得我真头痛,他们不是照样当了教授?教授是主流吧?

还有什么?文化?加拿大的文化可能是全世界最多元化的了。有华人的舞狮、龙舟节、花灯节,彩缤纷的服饰弄得火辣辣的加勒比节,热闹多姿的希腊美食节,甚至允许同性恋和同性结婚。

加拿大政府允许和宣扬多元文化,就是支持你按自己的方式生活。而北美的教育,不像中国那样填鸭式,而是支持个人主义,支持独立精神。这使得每个个体都是社会的主体。你可以按你自己的意愿选择你的生活方式。

有一位加拿大政客曾说过:“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多元族裔的国家,所有族裔都是加拿大主流社会的一分子,华人不应自贬为非主流。”

有些同胞心目中的“主流社会”其实指的是加拿大社会中的上层,即所谓的精英。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任何社会都有一个精英阶层。加拿大的精英阶层有这么一些特点:白人,高学历,职业人士。除开白人这一条,跟你我恐怕没有太大的差别。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分化,趋向于多元。如果硬要说主流,我觉得就是没有主流!现在是一个价值观多样化的时代。很多中国移民曾经在中国,都有着不错的学历,大多数的人月薪几千人民币甚至更高,有自己的房子、车,从事普通或者不错的工作,生活环境比较稳定,应该都属于中国的“主流社会”,大家关心社会关心身边的事务,积极的努力的为自己和家庭打造一片温暖的环境。

而在加拿大有些华人只看中文媒体,对加拿大社会国家政策发展毫不关心,毫不在意,遇事只打中文电话,遭遇纠纷总喊“种族歧视”,显然这不是无法融入主流,而是无法融入社会,被社会边缘化。

要想让其它加拿大把你当自己人,你就得有个主人的样子,而不能老把自己当客人。

我们的华人前辈是来做劳工,做客人的。现在很多华人移民来加拿大,应该拿出主人的模样来,“我来到这里,这里就是我的家”,在这块土地上占下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
 
中国人很在意欧美人怎样看自己。但美国人、加拿大人根本不在意任何人怎样看自己。做一个自在的人。这就是北美人的精神。过你自己的日子,也别妨碍别人过日子。在任何一个国家,能如此,你就是主流了。

何谓主流,相对于非主流而言才有主流;相对于大众的生活方式,才有大众的价值观。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东西自然不同,当你将脸对着阳光的时候,就会看到阳光!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也是对着阳光,知道困难只是暂时的,而我们一定可以战胜。

主流不主流,不是一个标签,只要是热爱生活的人,努力工作着的人,对社会国家有价值的人,到哪都受欢迎。不要太在意是不是主流,即使如今的涓涓细流,汇集在一起,若干年后,也就是主流。

风雨梧桐 : 2006-08-14#41
好文共赏:Sharpen Your Job Interview Skills

Sharpen Your Job Interview Skills

The keys to winning a job interview are to establish trust and communicate the skills you'll bring to your next employer. Nick Morgan explains.
by Nick Morgan
Most people misconstrue the task that lies before them in the job interview. Some think the interview is a kind of test, and to pass it they must answer all the questions correctly. Others imagine that it's all about finding out the interviewer's secret passion for fly-fishing and spending the hour talking about how to cast.
Neither approach will get you the job. Instead, think of a job interview as having two purposes:
Establishing basic trust with the interviewer
Giving the interviewer a few clear ideas about what you can do for the company
Achieving both of these goals when you're under pressure takes some planning and advance work. At the most fundamental level, you need to figure out how to align yourself with both the interviewer and the company. So begin by finding out as much as you can about both. Look for things you have in common with the person interviewing you and values you share with the company. Once you've done your homework, you're ready to focus on the interview itself.
A question of trust
Your primary goal is to establish basic trust with the interviewer. You have only a short time to do so, and it is essential.
There isn't much science to interviewing; most interviewers have little idea of what they're doing beyond asking some pet questions and coming away with a "gut feeling" about the person. So give your interviewer a good gut feeling. Project trustworthiness.
How do you accomplish that difficult feat when you're nervous and on the spot? If you're a natural actor, the task is simple. Act comfortable, poised, and friendly. Mirror the body language of the interviewer, especially when she is being open with you. If her body language is reserved or hostile―say, her arms are crossed and she's half turned away from you―don't mirror that. Wait for a moment of openness.
This kind of acting is difficult to do, however, and most of us don't do it very well. But if you prepare yourself mentally and emotionally, the body language will follow. Look for ways in which you and the interviewer are alike and talk about them; your body language will then naturally copy hers. Don't just settle for finding favorite sports teams in common, though; this is superficial stuff. Look for experiences or passions you both share. Have you both vacationed in Aruba? That's a little better. What was that holiday like? What were the emotions you both experienced?
Even better is to discover work-related interests in common and focus on the emotional currents that drive those. Do you both have a passion for creating order out of chaos? Are you list-driven, or are you creative types who like to take each day as it comes?
------------------
Your primary goal is to establish basic trust with the interviewer. You have only a short time to do so, and it is essential.
―Nick Morgan
---------------------------
You can't simply ask these questions; the topics have to come up in anecdotes, examples, and stories that reveal how the interviewer thinks. In short, you have to interview the interviewer. Which leads to the second point.
Lay out what you can do
Your resume lists all your accomplishments. But they're in the past. What you need to communicate is how you are going to help the company in the future. The way to start is by doing your homework on the company. Find out how you can help. Then match three ideas with your experience where you've done something like it in the past.
These experiences have to be chosen with care. 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talking about your college sports triumphs―if you can compellingly relate them to the job you want to do for the company. And by the way, don't just talk about teamwork. That's a cliché. Sports stories, in particular, have to be chosen and shaped with attention to the point that they make for the interview.
Think of your experiences as potential parables―stories with a moral. Anecdotes quickly become maddening when they are not sufficiently pointed. How many times has your mind wandered seconds into this kind of story?
(Last Wednesday―or was it Tuesday? No, it was Wednesday, because my wife always takes the boys to Scouts on Wednesday, and she was late getting back from Scouts, which is why I remembered―I was talking to my friend Bill―or was it Jim? Yes, it was Jim because he was running ragged that day….)
-------------------------------
You should prepare one story that highlights a significant failure...a story that shows you learning from your mistakes.
―Nick Morgan
-----------------------------------
You get the idea. We're a minute into the story and we don't even have the beginnings of a glimmer of a point on the horizon. It is good to personalize stories―make them about you or someone you know. But personal stories have to be especially well shaped, or the interviewer won't be able to bear to listen to them.
In an interview, the stakes are very high. Make your stories do double duty, at the least. They should illustrate the good job you'll be able to do for the company if you're hired. And they should have an emotional subtext that shows you to be loyal, trustworthy, a hard worker―some personal quality you need to get across.
You should prepare one story that highlights a significant failure you've had, a story that shows you learning from your mistakes. Why a failure? Some interviewers may ask about a failure you've experienced, and if you're not prepared, your answer may harm rather than help you. Other interviewers will appreciate the subtext: that you're big enough to admit to making mistakes and to learn from them. This will magnify you in the interviewer's mind, not diminish you. And such stories have the charm of the unexpected during an interview. Your goal in these situations is first not to give the interviewer a reason to eliminate you, and second to give him some reason to remember you, to make yourself stand out in some way from the herd.
Finally, prepare some specific questions for the interviewer. When the interviewer asks, "Now what questions do you have for us?" nothing is more lame than saying, "Uh, I don't really have any, I guess." So be prepared to ask specific questions that your research has unearthed. What was the thinking behind a marketing campaign? A new product launch? How well does the company's vision line up with its actual activities? And always have questions like the following up your sleeve:
What would constitute success in this job?
How would you know that it has been achieved?
Can you give me an example of a previous success?
How was the employee rewarded?
Can you give me an example of a significant failure someone on the team has experienced?
What happened? Was the employee punished?
Now go interview with confidence. Lean forward, show some excitement, and tell the interviewer how the experience you gained herding llamas in Peru can help her company thrive in the difficult economic environment we find ourselves in. Perhaps herding llamas is ideal training for becoming an excellent project manager, one who brings costs down and speeds up completion times. Be as specific as you can, especially if invited to by the interviewer.
Don't overpromise. But this is not a time to be shy. It's unlikely that others will recognize your hidden promise if you don't point it out. Especially if your experience doesn't precisely match the new job, you'll need to do some bridging and explaining to show why you can succeed in the new environment.
Get in the right frame of mind, and your body language will send the right trust messages. Go in armed with what you can do for the company, and you'll get the offer. What you do with the offer is up to you.

yhb2001_74 : 2006-08-14#42
写的好.

jangnara : 2006-08-14#43
标题听着好像是在做梦。。。。

HP0723 : 2006-08-14#44
刚才在星岛环球网看过。

Jackie0123 : 2006-08-14#45
请楼主注意,以后转贴的文章就放到这帖子里吧。本版最主要是交流进度,请注意一下。

大胃贝克汉姆 : 2006-08-14#46
励志好文啊!

前生为鱼 : 2006-08-14#47
有用!
谢谢!

广州阔少爷 : 2006-08-14#48
好!

小硕果 : 2006-08-14#49
IT?可怕!

meimei2006 : 2006-08-14#50
谢谢啦!

mxdld : 2006-08-14#51
up

zhouya : 2006-08-14#52
牛人。

Superintender : 2006-08-14#53

yanglz : 2006-08-14#54
好帖,学习!我更向往了:)

XL4601 : 2006-08-14#55
UPUP

kwok007 : 2006-08-14#56
xiexie

Alina_gao : 2006-08-14#57
说得好!

kwok007 : 2006-08-14#58
sigh

dwangdl : 2006-08-14#59
好!

humbert : 2006-08-14#60
多吃蔬菜 水果 多运动 把身体锻炼好了 是硬道理呀

xiaoxiao l : 2006-08-15#61
多谢好帖子:wdb10:

yangyuting1976 : 2006-08-15#62
真的很有用,谢谢!医疗和工作是在来加拿大都必须面临的主要问题,谢谢分享。

bonbonstar : 2006-08-15#63
?管你可能是Made in China(中国氧造),但不一定是Made for China(?中国氧造)。

helenz : 2006-08-15#64
谢谢分享!!!

yorkolai : 2006-08-15#65
cool!

秒秒秒 : 2006-08-15#66
谢谢给大家分享

QinQin : 2006-08-15#67
^_^,终于有天,中国把加拿大也殖民了~


50年以后加拿大的的情况是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华语国家,100年以后全世界也是.......哈哈哈!

wellssong : 2006-08-15#68
8错

xue_yc_65 : 2006-08-15#69
好贴!我顶一下

小昭一笑 : 2006-08-15#70
是的,我们是需要榜样的。

谢谢梧桐的分享。

:wdb10:

rainnyzhan : 2006-08-15#71
让人思考

俸禄xz : 2006-08-15#72
谢谢楼主的好贴!

HP0723 : 2006-08-15#73
看了这么多帖子,其实没说到主题,加拿大各省纷抢中国移民,TZM,可不是抢技术移民哟,全是商业投资移民,能给加拿大带来 MANY MANY MONEY 的那种!

飞翔儿 : 2006-08-15#74
up

keefe : 2006-08-15#75
ding

66visa : 2006-08-15#76
我们努力了这么久,但是确成了鸡肋!郁闷!加拿大不喜欢我们,中国容忍不下我们!我的路在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叮咚老公 : 2006-08-15#77
政客都 是婊子:wdb8:

lxd1226 : 2006-08-15#78
我看,中国人的观念也要变了,移民是一种调战,我想做烈士////

SYW5188 : 2006-08-15#79
各位好

大家好:
21日准备去蒙城, 有没有租一周时间房子,我是28日回国????

netxfer : 2006-08-15#80
看了这么多帖子,其实没说到主题,加拿大各省纷抢中国移民,TZM,可不是抢技术移民哟,全是商业投资移民,能给加拿大带来 MANY MANY MONEY 的那种!

absolutely right. :wdb10: :wdb20:

netxfer : 2006-08-15#81
政客都 是婊子:wdb8:

I like TOP GUN too. :wdb18:

墨菲 : 2006-08-15#82
好哈好好。个噢噢,。。。。。。。。。。

风雨梧桐 : 2006-08-16#83
★★★【转】调查显示:加国人被评为世界上最友好人群 !

【多伦多信息港】根据一项以国家为品牌的调查显示,加拿大人比世界其他34个国人更受欢迎,更友善。加拿大在「人民」类调查中排名第一,也就是加拿大人非常友善,让外国人感觉很受欢迎。

在安霍特国家品牌指数(Anholt Nation Brands Index)本年第二季排名中,加拿大在34个参加排名的国家中总排名列第三,仅次於英国和欧盟。

该指数就旅游、出口、管理、投资、文化、人民方面,调查了来自参与排名国2.6万国人的看法。

从2005年该指数开始形成起,加拿大的良好声誉就很稳定。据称,良好的国家品牌可以促使外国投资,贸易,产品出口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观注和尊敬。

Genese : 2006-08-16#84
还可以

wap3810 : 2006-08-16#85
政客的话,不要太当真。听听而已嘛。

周运发 : 2006-08-16#86
说是一回事, 变成政策又是一回事。

到处乱走的鱼 : 2006-08-16#87
nice entry

fionavan : 2006-08-17#88
说得好!

llulla : 2006-08-18#89
为此感到高兴。

annieshen : 2006-08-18#90
:wdb6: :wdb20:

ximeng : 2006-08-18#91
那我怎么没见审理进度加快呢?

zhouya : 2006-08-20#92
好贴!

zhkn : 2006-08-20#93
(星星生活/依卡)近来常常在各个中文网站、论坛、报纸看到“主流社会”这个词汇。很多人都表示,华人应该努力进入加拿大“主流社会”,要融入“主流社会”,很多人也抱怨说进不去“主流社会”。
...

说得很有道理:wdb10:

jyshy : 2006-08-20#94
顶一下啦,好久没来了.